2022年09月07日
第07版:07

王静: “诵读伴我一生”

本报记者 寇洪莹

秋高气爽,周末的早晨,王静拉着音箱,带着话筒,在青县盘古公园支起了“摊”。他清了清嗓子,调试好伴奏音乐,沉浸式地朗诵起了著名诗人祝相宽的作品《问酒》。2016年,王静朗诵的这首诗,获得河北省第二届优秀网络文化“五个一”作品奖,如今,再次诵读,依然吸引了公园里不少人驻足倾听。

热爱诵读半辈子

“您读得太好了!您是播音员吧?”一首读罢,游人赞叹不已。王静呵呵一笑,“哪里啊,我只不过是青县职教中心的一名普通老师!”

56岁的王静,诵读了半辈子,可还是觉得太多的诗歌令他陶醉,常常自己到公园、到运河边,忘我地二度创作,或者看到喜爱的诗歌好文,就即兴朗诵上一段,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感人的诵读,声音是基础。王静看似得天独厚的嗓音,来自他日复一日的钻研与练习。他出身农村教师家庭,从未接受过正规训练。艰苦的年代里,家里仅有一台收音机陪伴他,度过童年岁月。有磁性的声音从收音机里传出来,王静也想让自己的声音,变得跟播音员一样动听。于是,他一遍一遍地跟着收音机练习普通话。开始时跟朋友们聊天,生硬的普通话,拿腔拿调。身边人笑话他,王静不理会,自己练习得却更上劲了,不但练声,还经常哼唱一些流行曲目。

读书后,对有关声音训练方面的知识,更是十分渴求。他按照书中的口腔、胸腔、腹腔共鸣等发音方式,不断寻找心中的答案,将“表演的舞台”搬进了生活。平日里就运用“朗诵体”说话,日积月累,王静的声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养成了自带共鸣的发声方式。

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位勤奋的人。2012年,王静获得河北省普通话测试员资格。2013年,王静在狮城首届朗诵比赛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届“夏青杯”全国朗诵比赛沧州赛区选拔赛中获一等奖,2020年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课文朗诵大赛中获一等奖,在多个诵读比赛中辅导学生获得金奖,同时个人多次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

诵读共鸣有知音

凭借着“声音”的努力,王静赢得了许多鲜花和掌声,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一天,在学校办公室整理素材时,王静发现了祝相宽的诗集《感动》,不由自主地想读出来。正值秋天,玉米成熟,诗集中有一首写《母亲》的诗,“如果我把剥下的玉米苞儿/比喻成一朵朵盛开的莲花/那么,剥玉米的母亲/就是慈祥的菩萨……”王静声情并茂地朗读着,仿佛母亲的画面就出现在眼前。旁边的两位同事听后深受感动与震撼:“王老师,您把声音录下来,发到网上,肯定有很多人喜欢,说不定还能赚钱呢……”

靠声音赚钱?王静想都不敢想。“我非科班出身,只要朗诵的作品有人喜欢,就足够了。”当初上学时,王静代表班级去参加学校晚会节目,虽然最后也取得了好成绩,可练习时,羞涩的他整节课都说不出一句话,登台演出时还忘词……是诵读,改变了他。

这次在同事们的强烈建议下,王静在网上尝试着发表了一首作品,没想到,反响强烈。慢慢地,王静有了自己的朗诵群,很多粉丝把自己的诗歌、散文发过来,王静配乐朗诵后,发到群里,供大家欣赏,粉丝的赞美之词常常刷屏:“本来觉得自己写得不怎么样,让您这么一诵读,立马高大上了!”

在他的粉丝里,不乏名人大家。纪晓岚研究会会长李星昌邀他录制个人日记《让历史在某处定格》;著名朗诵家殷之光弟子北京著名诗人王蓝波,多首原创诗歌邀他朗诵音频;北京都市头条发表置顶的作家韦谓诠的散文《如果有长久的呼唤 那就是老屋的声音》,经王静配音演绎,播放量竟达41万次之多;黑龙江省大庆市老年大学教师孙悦平,文笔俨然“小鲁迅”,几十年来积累的散文均邀他录制,目前喜马拉雅平台有他十四个声音专辑千余首作品……

在一诵一读中,王静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们成了知音,他读懂他们的作品,传达他们的感情,让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

声音传情爱满腔

在大家对王静的诵读作品的评价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声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声,以声传情,以情带声。”

读《接母亲进城》时,王静的眼里含着泪水,多次抽泣哽咽;录制诗人祝相宽赞美道德模范周汝珍诗歌《干妈,我走了》时,王静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最后录制多次才成功;在武汉发生疫情时,王静用心用情,创作人民日报原记者谷传民的《背影》,被四川广电播出,向世界传递出更多的温暖和向上的力量。

声音传情,来源于内心的爱。有了对党和国家、对人民的热爱,王静才能用他的“一腔爱”去诠释作者的“一腔爱”,而这种爱的表达形式,又不仅仅是朗诵。

2003年,王静调到青县职教中心工作。正值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在寻找合适的主持人,初来的王静被推荐,因语言功底深厚,声音独特,一战成名。从此,学校的各种活动上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一次,学校升旗仪式上,现场停电,面对广场上的4000多名师生,王静不慌不忙,用洪亮的嗓音,让升旗仪式圆满完成。校长和同事们打趣说:“以后升旗就不用广播喇叭了,还省电呢。”随后,他还主持了青县解放60周年、青县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等大型活动。

在青县,一位八旬老人连续举办了五届赏秋会,每次都是文艺书法爱好者云集,热闹非凡,王静每次都积极参加,有时主持,有时现场朗诵,有时录像。为达到好的出片效果,王静爬到房顶上去拍摄,忙前忙后,为老人留下珍贵的纪念。

行走半生,王静集诵读、主持、录像、配音、制片等多种才华于一身,在一方舞台上,任岁月如何蹉跎,依然努力奔赴山河,发光发热。

2022-09-07 本报记者 寇洪莹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68870.html 1 王静: “诵读伴我一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