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一时间,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地震发生时自救的视频:家中,一名8岁的男孩,感觉到地震的同时,拉起妹妹就往厕所跑;教室里,地震的瞬间,老师一声令下,所有同学都钻到了课桌下;废墟中,十几位村民携手救出了9个月的男婴……
面对无情而又残酷的自然灾害,有人成功自救,有人遇难失联,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除了不可控的因素外,倘若人们能多掌握一些自救或逃生的技能,是否就可以将灾难的影响降到最小?
地震心理学上有个“12秒自救机会”,也称作黄金12秒,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如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及时采取自救措施,通常能获救或避免死亡。事实上,不少人在地震发生时往往选择马上往户外逃或躲进衣柜里,而前者被砸伤的几率非常大,后者则容易错过逃生机会。
自救常识的不足,不仅会让自身陷入困境,也为救援增加了难度。就像前不久发生在某地的一场洪灾,一位父亲本可以抱着儿子一起逃生,结果却因为自身原因错过了最佳机会,救援队伍竭尽全力,还是没能挽回孩子的生命。
如此看来,面对地震、洪水、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掌握一定的自救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青少年,很多学校会开展一些诸如防火灾、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并要求家长配合。可是,不少家长并不重视,应付了事,殊不知,这是对孩子生命安全的最大蔑视。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像火灾发生时如何逃生,发生车祸时如何应对,车辆落水时怎样破窗,遇到暴雨天气怎么出行等,都应该成为学习的内容。切不可漠视灾害,心存侥幸。
等待救援不如学会自救。在自然灾难面前,懂得自救的人,更有机会博得一线生机。掌握了自救技能,遇到突发险情才能临危不惧、保全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