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3日
第05版:05

张俊殿

八旬老兵的“新长征”

齐斐斐 刘耐岗

左为张俊殿

张俊殿在猎潜艇指挥岗位上

“当年率舰战西沙,弹雨纷飞下。临危受命指挥,功劳属大家。八十翁,重披挂,伤不怕。奋笔疾书,一扫阴霾,航迹新画。”

这是曾任海军猎潜艇第73大队667艇艇长的张俊殿老人,在2012年为原第73大队副司令王克强的《航迹》一书出版时所作的填词《诉衷情》,展现了老战士无私奉献、不屈不老的革命情怀。

81岁的张俊殿是吴桥县安陵镇佛刘村人,他毕业于海军通信学校,196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曾任海军猎潜艇第73大队667艇艇长,参加过在西沙永乐群岛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日前,我们来到老人家中。老人打开电脑,插上U盘,打开一个个文件夹,为我们讲述了文字和图片记录的他所经历的战斗故事。

海上征战荣耀无双

张俊殿于1961年7月高中毕业后入伍进入海军通信学校,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南海舰队榆林基地。他详述了自己任艇长时与美国侵略者的“智斗”经历。

当时,海军第73大队有6艘从苏联引进的“大海猎师型”港口猎潜艇,满载排水量320吨,最高航速18节,用于近岸防御。当时,南海舰队除了有一艘日本战损丢弃的炮舰修复而成的“南宁”号护卫舰之外,没有像样的作战舰艇,这6艘猎潜艇就成了南海舰队的主力。它们和战士们往西援越到海防,往东封锁金门到台湾海峡,往南定期巡逻西沙,在北边广东沿海打击蒋军的特务船,航迹遍及南海的每个角落,承担了本应由驱逐舰、护卫舰执行的大量作战、巡逻、护渔、护航、救援等任务。对300多吨的猎潜艇来说,受领任务难度之大、执行任务离岸距离之远,不仅在中国海军,就是在全世界的海军中也是绝无仅有。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海上参战最多的部队,6艘艇中4艘立有战功,部队被授予“海军标兵单位”。

老人回忆往事,如数家珍。1965年美国开始对越南北方进行狂轰滥炸,从航空母舰起飞的美军飞机经常侵入我国领海领空。张俊殿和战友们投入到紧张的援越抗美斗争中。老人说,那时候各艇不仅抽调炮兵到越南参战,还要随时打击入侵我国的美机。军港里防空警报天天响,有时前一个警报刚解除,敌机又临空了,还得进入作战部署。“敌机来了打飞机,掉到海里捞飞机”成了他们的日常工作。

1974年1月19日,西沙海战打响。张俊殿所在大队的271、274艇与兄弟部队一起,在一对一的情况下,采取“贴近打,先拔牙,后开膛”的战术,首先击毁了敌舰的两门全自动大炮,打垮了吨位5倍于己、装备精良的南越美式大舰,取得了西沙永乐群岛对南越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张俊殿老人还经历了1979年2月17日的中越边界自卫反击战,在3个多月里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牵制敌人,打击援军,保卫西沙”的任务,将24名敌军俘虏押回榆林。

“回首在部队的20年,最难忘怀的就是在南海舰队的岁月。”张俊殿老人说,海战的胜利一直让他引以为豪。

献身工作军人本色

1981年底,张俊殿转业到中国人民银行吴桥县支行工作。他把军人本色带到银行,抓规章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抓人才培养,提高全员素质。针对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他认真调查研究,及时写出报告,向上级反映,提出合理建议。1984年初,他对市场现金流通状况深入调查后,撰写的《关于当前市场流通人民币券别需要量的调查报告》,提出了发行面额伍拾元、贰拾元人民币的建议,被总行采纳,直接推动了50元、20元人民币的发行。他参与制定的《关于在结算过程中验兑居民身份证办法的暂行规定》《关于集团单位账户管理的规定》等都被总行采纳推广。

多年来,他自办文化补习班、银行函授中专班、电视大学经济类专业业余班,为基层培养了一批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他创办的《吴桥金融》杂志、定期举办的全县金融业务技术比赛等,对提高吴桥县金融队伍业务素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此外,他组织编辑的《吴桥县金融志》,为当地金融事业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系统全面的资料。

还原历史永昭后人

老人说,当兵20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战友之间、上下级之间同甘苦共患难的情谊。

退休后,张俊殿看到有些介绍西沙海战的资料,不管是文字,还是影视,都存在不足之处。还原真实的西沙海战,成为这位老兵的“新长征”。

从2011年开始,张俊殿把精力都投入到搜集西沙海战资料上来。为不打断思路,他有时写作到凌晨,甚至通宵。

战友们对张俊殿的行动非常支持,纷纷通过信件、短信、电子邮件和特快专递,将与西沙海战有关的日记、诗歌、书刊、文字、图片传递给他,帮助他还原那段历史。一位叫“老兵今昔”的网友是当年榆林港口信号台的信号兵,家住北京。张俊殿请他帮着去国家图书馆找寻资料,“老兵今昔”欣然应允,并将资料拍成照片传给张俊殿。

老人在新浪博客和QQ空间、中华军事网论坛等网络平台,通过浏览有关西沙海战的博文、回帖,也找到了很多线索,然后再搜集其他资料予以印证。他从网上搜到了《南海水产公司志》的影印版,马上付费下载,熬了一个通宵,用软件将下载内容转换成了文字。为了弄清一张资料图上的英文标注,他就用《牛津词典》,一个词一个词地查找。

多年来,张俊殿整理的图片资料达到500余张,文字资料达10万余字。老人说:“我搞史料搜集,希望更多人能真实、全面地了解那段历史,不给后代留下疑问,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希望通过我的故事,让大家珍惜先辈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

2022-09-23 齐斐斐 刘耐岗 张俊殿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0163.html 1 八旬老兵的“新长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