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捷烈士曾任河间县大队政委,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曾为抗日战争作出过卓越贡献……”烈士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冀中烈士陵园主任于金盼联系本报记者,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为杨捷烈士寻找家人。
于金盼说,冀中烈士陵园安葬着500多名英烈,他们的亲属无论是河间的还是外地的,都会前来祭奠,唯独杨捷烈士没有亲人前来。
“他们是父母、亲人永远的牵挂和思念,也许家里人多年来也在寻找烈士的下落,希望能早日找到他的亲人。”他说。
文武全才 治军有方
河间市曙光西路路南,冀中烈士陵园内松柏苍翠,青葱的草坪如铺绿毡,团团紧簇的花朵争奇斗艳。翠柏护卫着烈士碑墓,把陵园装点得庄严肃穆。
杨捷烈士的墓就在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东南侧,墓地不高,但没有一根杂草。墓碑上面刻着“杨捷烈士之墓”。
于金盼说,杨捷是牺牲在河间的抗日英雄,他的抗日事迹在河间大地上广为流传。
“杨捷,原名杨恒泰,1917年生于山西省永济县郭家庄。高中毕业后便投身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着他的讲述,杨捷烈士的形象也逐渐清晰起来。
1937年“七七事变”后,杨捷来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1939年2月,随同彭德怀副总司令赴冀南。时值日军大举“扫荡”,于是便留在了冀中军区。这一年的夏天,他任中共河间县委常委兼军事部长、县大队政委。
于金盼说,杨捷政委文武全才,治军有方。他经常组织战士们学习《论持久战》等毛泽东著作,和县委领导、县大队长共同研究如何建设好部队。他亲自动手编印《军事训练大纲》,组织训练,结合实战及时总结经验,打一仗前进一步,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多次出色地执行锄奸等任务,打出了河间县大队的声望。
杨捷是一个临危不惧、善于谋略、指挥果断的优秀指挥员。在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他率领县大队与敌周旋,神出鬼没,克敌制胜,在战斗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的武装斗争经验。
带队发展抗日武装
1940年,县大队在平大公路伏击二十里铺据点的敌人,击伤7人,俘获12人;任河大战斗中,县大队积极配合分区作战,先后攻克三十里铺、米各庄、留古寺、半截河、桂庄、郭屯等7个敌人据点,粉碎了敌人的碉堡封锁,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1941年4至10月,河间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发动了两次全县范围的破袭战。群众在县大队的掩护下,将河间至任丘、献县、沧县、束城公路上的电线割断,在公路上挖沟埋雷。在这场破袭战中,杨捷周密部署,巧妙指挥,使抗日军民无一伤亡。
1941年春,杨捷指挥县大队及区小队连续出击10余次,歼敌百余人,打击了米各庄、兴村等敌人据点,使敌人大为震惊。河间的县区武装广泛出击,对敌人形成很大威胁,日军采取分进合击、长途奔袭等战术,妄图围歼抗日武装,而杨捷也适时改变战术,巧妙地与敌周旋,多次率部冲出重围,寻找战机,痛击敌人。
1942年春节前夕,县委、县政府及县大队转移到宁家庄。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一)拂晓,派出的侦察员陆续回来报告敌情:四面据点之敌出动,向宁家庄快速扑来。杨捷带队掩护县委、县政府人员向东北迅速转移。行至王庄村东时与西来之敌遭遇,他马上命一个班阻击敌人,自己率县大队主力掩护县委、县政府人员继续向东北方向突围。县委、县政府机关人员安全突出重围,无一人伤亡。
盼为烈士找到家人
在杨捷的领导之下,河间县抗日武装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地发展壮大起来。
1939年,120师来到河间,县大队积极配合120师歼敌。齐会战斗后,120师整军扩编,杨捷毫不犹豫地将二中队拨给了120师。同年12月,一中队到军分区参加训练,军分区需建地区队,他又将一中队拨给军分区。
1942年5月,日军发动“五一大扫荡”后,冀中形势恶化,县区武装划整为零,独立作战。10月,杨捷带县大队部分人员驻在左庄村,适逢军分区代司令员孔庆同来河间传达冀中八地委白洋淀会议精神,二人谈至深夜。第二天拂晓,千余敌军突然包围了左庄。杨捷听到枪声,率队向村西突围,在左庄、赤塔之间的交通沟内与敌遭遇。他一看西出无望,指挥部队出沟向南冲,不幸在东诗经村、左庄道沟又遇敌人。杨捷带队避开敌人再次强行向南突围,行至东诗经村、半截河之间,又被敌人截住。这时,敌人已经形成了四面合围之势,且包围圈越来越小。他冷静判断后,率突击队开路冲击。当冲至冯国璋坟茔东北时,杨捷不幸中弹捐躯,时年26岁。他的牺牲令军民万分痛惜。
于金盼说,新中国成立后,河间市政府在烈士陵园为杨捷烈士修墓立碑,年年都组织人员来这里扫墓,祭奠英烈。每年清明节,烈士们的家人也都从四面八方来这里扫墓。但是,在此安葬的500多名英烈,无论是河间的还是全国各地的,每年都有亲人来祭奠,唯有杨捷烈士没有。这些年,烈士陵园也曾试图寻找杨捷烈士的亲人,但都没有结果。
“希望通过媒体的宣传,能早日找到烈士的家人。也许他们也已经找寻了多年。”他说。
如果您知道杨捷烈士的亲人或其他信息,请告诉我们或直接联系于金盼,电话:13932769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