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井然有序、幸福宜居……人人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城市。
民之所望,创城所向。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新华区从群众需求出发,聚焦短板弱项,一条条抓整改,一项项促达标。民生工程温暖心田,“红马甲”传递文明新风……市民真切地感受到城市面貌的改变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对标整改 狠抓实地点位整改
车辆乱停乱放、空中“飞线”、楼内小广告等问题较为突出,需加强常态化整治;破损公益广告标牌需立即更换……近日,新华区对督导点位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建议。
不定期抽检,一周一通报。存在问题,限期整改。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加快问题整改,补齐短板弱项,新华区狠抓实地点位创建,成立督导组,每周对创城点位进行督导。各指挥部、责任单位对照测评标准和督导反馈问题,一条条抓整改,一项项促达标。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新华区压实责任、强化督导,组织开展“每日晨扫描”,由主管领导带队,重点对辖区居民小区、各类市场点位进行督导,及时下发存在问题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在市创城办督导检查之余,区里成立4个督导组,对各指挥部责任点位进行专项督导,并将督导问题纳入清单。各指挥部对照问题清单督促责任单位整改,每周汇总整改情况,整改完成内容随时销号,整改未完成内容挂账督办。对涉及多个责任单位的问题,各指挥部和牵头部门坚持“谁牵头、谁负责,谁主管、谁协调”的原则,牵头单位发挥好牵总协调作用,相关责任部门积极配合、各尽其责,确保责任无缺失、创建无死角、工作全覆盖。
对焦难点 文明因子融入“肌理”
“我们要坚定理想,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为社会作贡献……” 9月19日下午,沧州市“童心明德”主题教育实践工作交流展示活动在沧州市实验小学举办。活动现场,沧州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寻访好人、学习模范的故事。
青少年是城市的小主人,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新生力量,其文明素养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文明高度。多年来,沧州市实验小学以“童心明德”教育实践为抓手,以多样方式推进品德教育,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不只沧州市实验小学,整洁优美的校园,文化气息浓郁的教室走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走进新华区各个校园,文明新风扑面。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新华区深入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缩影。城市的核心是人,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道必答题。新华区各个创建指挥部瞄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发力,对标测评体系,层层签订责任状,让文明成果惠及市民生活,让城市有“颜”有“料”。
城乡环境整治提升指挥部布设四分类垃圾桶4500个,发放厨余垃圾桶8369个,安装交付智能设备100个,运行28个,安装环保屋8座;336个大件垃圾暂存处已完成选址,并安装垃圾分类雨棚50套;完成外立面提升整治277处。
市场环境秩序提升指挥部对国富菜市场的整改工作已基本完成;对物华市场开展多次联合执法,有效整治荒草杂物、公益广告破损、停车位划线等问题;大型商超、金融网点等点位对破损公益广告标牌进行更新替换,进一步优化环境,提升市场环境秩序;
市民素质提升指挥部深入推进道德建设工程和“好人之城”建设,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典型,累计推荐优秀典型41名,其中8人入选“沧州好人”月榜单;在“新华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网上答题”“不文明曝光台”“创城进行时”专栏,通过正面引导和反面曝光,培树文明时代新风。
未成年人教育提升指挥部分组、分批次对全区各点位分管领导和主要工作人员培训、部署相关工作;对校园内部及周边进行督导检查,进一步优化校园及周边环境;
交通秩序提升指挥部持续开展新华区交通秩序提升“百日会战”,专项治理电动自行车不戴头盔及电动自行车上牌工作;联合新华公安分局大力开展酒驾、醉驾、毒驾治理专项行动及“零酒驾”创建,促进交通秩序井然提升;
社区村综合治理提升指挥部依托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社会服务机构,为辖区居家老人全面开展居家照顾、家政服务、康养医疗、营养餐配送、文体休闲、老年教育为主要内容的50余项居家养老服务,让社区居民享受智慧养老、数字生活的发展红利。
……
看得见的惠民利民之举,让群众感受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可喜变化。全区上下正在凝心聚力赴一场文明之约。
文明有我 爱心奉献别样“红”
最近,周希忠又在筹划去养老院慰问的事。
这些年来,他总想着为需要帮助的人做点儿啥。
寒冬里跳进冰窟救人;把捡到的近30万元存折物归原主;成立“平安新华希忠志愿服务队”,带动100多名志愿者做公益……当谈及他这些年为何一直坚持,周希忠说:“我是一名退伍老兵,军人的魂一辈子不能变!”
文明新风,润物无声。
交通整治、文明劝导,有志愿者在;扶老助幼、爱心护送,有志愿者在……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他们发自内心的支持和参与,已然成为创城工作的原动力。
擦亮文明“底色”,让文明意识深入人心,关键在于提升人的文明素质。新华区着力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微实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引乡贤、树典范,让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成为道德风尚的标杆。
化建社区党委借力网格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结合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组建6支志愿服务队伍,致力于开展党员教育、医疗服务、关爱妇女儿童、邻里互助、文体活动、环境提升等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我参与,文明创建我有责”“敬老爱老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志愿服务温暖每家每户。
建北街道院东社区党委联合“双报到”单位新华区统计局党支部,将党员先锋示范岗服务窗口前移,设置“红色移动办公桌”,给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将贴心服务落实到居民中去。
入眼的是城市形象的改变,入心的是城市气质的提升。如今,文明仿佛是一块磁石,深深吸引每个新华人崇德向善,用行动引领文明新风尚。厚德新华,面貌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