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8日
第06版:06

运河正年轻

韩书运

相依(国画) 陈 墨 作

大运河开通后,两岸集镇如春笋破土,城市崛起。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安邦治国的文臣武将相卿大儒鹊鸣鹤舞,文人骚客巫医百工怀长技绝活者脱颖而出。

开河纳水,水兴舟楫,舟楫载人载物,运河“运”的功用便活跃起来。沧州建州1500多年,地处偏隅,土地盐碱贫瘠,物产不丰,人畜不旺,几迁治所,最后倚运河开衙建府。运河之利,福泽之地,官府客栈,酒肆茶楼,寺庙牌坊,商铺民居,四面物产汇聚,八方商旅云集,晚钟敲夜雨,渔火映晨曦,清晰显现出风华商埠端倪。运河成了沧州的母亲河。

大运河之水,清波微澜,日夜北上,水中船舫上下穿梭,最热闹的是漕运码头。舳舻相接蔽水,帆樯林立映天,装卸工身背肩扛,脚踏颤颤跳板,你呼我唤,一条大船刚刚离岸,几条小船又蜂拥靠岸而来。岸上百货堆积,大车小辆,人推马拉,出入仓廒一派忙乱。

母亲之功在于对子女的生育、养育、教育。运河与大江大河相比身材有些弱小纤细。可她力挽狂澜,使如脱缰野马咆哮的长江黄河等五大水系东西流向,有了南北融通;又使长城内外的文化有了互补式的交流,为养育子女储备乳汁。

中国幅员辽阔,在长期文化基因的传承与沉淀中形成了巨大文化差异。北方之地山浑、土厚、水深,气候寒冷干燥,天空高旷凄凉,景色壮丽,长城以北,植物贫乏,黄沙大漠,大雪弓刀。人物性情多厚重、强悍、豪爽、热情,喜欢吃馍喝烈性高粱酒。南方之地,水流纵横,山色清润翠华,植被茂密,气候温暖湿润,云霞低垂,烟雨缥缈。人物性情多细腻、柔婉、浪漫、精明,喜欢吃米慢饮疏淡黄酒。鲁迅曾说:北人优点是厚重,南人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敝在愚,机灵之敝在狡。

地域文化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地理历史因素。运河终端的北京,元明清以来就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区。这里的有些人被称为“京油子”。京城里聚集着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人际关系盘根错节,非常复杂。在京城混事的人说话时必然要小心谨慎,左右逢源,八面玲珑,腾挪闪躲,恐担干系。日积月累,形成了一种人格和文化现象。沿运河到天津,“卫嘴子”名声在外。借漕运和海运之利,天津成了北方最大商埠,商业的发达催生了大批经纪人(牙行),凭借熟悉行情和三寸不烂之舌,促成了大批生意成交,谓之会说;客来八方,带来各地的特色美食,也出现了烹饪达人和美食家,食不厌精,两只蟹钳能对付几两直沽老酒,早晨一碗三鲜小馄饨那叫地道,谓之会吃;市井相遇,三句话不和,脸色突变,“津骂”脱口而出,然后是一顿节奏感很强的数落,谓之会骂。这些有点调侃。天津是北方曲艺胜地,是相声、天津快板的发祥地,西河大鼓、京东大鼓等说唱艺术都兴盛于天津这个老戏窝子,的确出了很多曲艺名嘴。

沿运河进入齐鲁大地。这是北方保留传统风尚最多的一块土地。儒家文化发源于齐鲁,正脉在济宁,早期大儒孔子、孟子、子思、曾参、颜回、子路、子贡、孔融等都是济宁人。无疑,只有适合营造儒家思想氛围的人文地理环境,这一切才有可能发生。齐鲁的缔造者是姜子牙和周公,他们都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良相,受其影响,齐鲁大地贤相辈出:管仲、晏婴、诸葛亮、王猛、王导、房玄龄等。

运河流经千里,流域广阔,各地都有独特文化传承。这是一条神奇的河流,不但是经济动脉,更是文化交融的河流。明代大学者张岱,绍兴人,以他的博学写了一部百科全书《夜航船》,旨在传播推进中国文化。他说他在长途苦旅中坐得最多的是夜航船。绍兴余姚有这样的风俗,年轻人没有不读书的,到二十岁还没有取得成就得改行学手艺。所以,所有工艺制造这样的低贱行业中,全部熟透了《性理》,这些人非常有学问,简直是两只脚的书橱。坐在船里的时光缓慢无聊,只有闲谈消遣,历史漫长,文物章典繁复,谈资甚多,这些人谈论起来引经据典,船中成了文化赛场。张岱感慨:“天下学问,惟夜航船中最难对付”。一个船舱之内的文化交流尚难对付,更何况大运河流淌千年,东西交流,南北融通,官员、商旅、百业技师、江湖艺妓……互为大师,互为学子,相互启发,相互促进,这才是推动文化与文明融合发展的大手笔。传说中有一个古老乐器叫“和”,它发出的声调能协调任何乐器发出的声调,使之和谐悦耳。大运河不就是文化交流融合中的那个“和”吗?

北方文化像一座高山,崇高、庄严、敦厚、朴实、壮阔;南方文化像一江春水,灵秀、细腻、柔情、飘逸、梦幻。南北文化融合交流就像英俊伟岸的大丈夫和温柔美丽的巧女人组成了一个完美家庭。沧州文化与文明就是这个家庭中产生的骄子。

自元以后,沧州在运河的桨声水影中繁荣了几百年。吸纳各地文化元素,逐渐形成独特文化与民族风情。这个时期运河两岸出现了几个标志性建筑,南川楼、朗吟楼、献县单桥和泊头清真寺,沧州文化进入繁荣时期。涌现出的代表人物灿若星辰。明代双天官王翱、抗倭将军刘焘、清代大学士纪晓岚、中兴之臣张之洞、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北洋临时大总统冯国璋,还有在运河边兴济镇出生的民国将军冯玉祥。沧州人将中华武术的武德和武艺彰显得淋漓尽致,“镖不喊沧”是武林同行对沧州人的敬重,是对沧州武林高超武艺的认可,是煌煌赫赫沧州武林威风。昆仑之巅站立着侠肝义胆的王正谊,东方擂台站立着洗尽民族屈辱的精武霍元甲,他们背后是沧州人的尚武精神。杂技表演大师孙福友被誉为“世界现代马戏之父”,吴桥杂技能够走向世界,就是有了一代代,一批批孙福友这样的绝技高手。近代大医张锡纯,将中西医汇通,中医学界泰斗;荀慧生开京剧国粹新脉,唱一代旦角新声。杜建新先生评价沧州文化现象用了简单八个字“道兼文武,术通天下”,既无过誉之嫌,亦无缺失之处。

岁月悠悠,上世纪沧州境内运河断流。河床长满野草,河坡上种着庄稼,牧羊人赶着羊群,似在荒芜废弃的野地里悠闲行走。是母亲老了吗,老态龙钟,洗尽铅华,不再有昔日风姿?市区内南川楼、朗吟楼、清风楼早已坍塌,不见了踪影,一片荒凉寂静,再也看不到桨声水影,听不见船工号子。母亲体力不支,失去了“运”的力量。

运河儿女不会坐视母亲河静静老去,不愿看她风雨中苍凉的身影,不忍听她老迈孤苦的叹息。母亲最怕的是孤独,最缺的是慰藉。到了我们反哺运河的时候了。南川楼、朗吟楼、清风楼重新立于运河两岸,比前世原物更加雄伟壮丽。运河两岸,修复古迹名胜,建设园林,保护好运河体魄,靓丽运河容颜,铸就运河精神。赋予了运河凝聚力量,传播运河文化、观光旅游的新使命。

美人不老,再现新姿,千年运河正年轻。

2022-10-28 韩书运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3046.html 1 运河正年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