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无疑是美的,湛蓝的天空,轻轻的云朵,高大的梧桐树。一把阳光雀跃着跳进来,洒在书架上,漾开了一片金黄。不由地想捧起一本厚厚的书来,静静翻开页章,尽情欣赏着书中丰富的内容,试图收获饱满而纯粹的知识。
读书在秋天,是一种雅致而深远的品位。彼时秋风习习,玉露生凉,空气清新甘洌。桌上渐黄的文竹,凝着一丝恰好的翠绿,在袅袅氤氲的檀香中,编织成朦胧的意境。眸光闪动处,是林清玄的《思想的天鹅》,愿我们的思想都能像天鹅一样,顺着一定的轨迹,越过高山大河,到达南方的温暖之地。既能安于环境,又不致过分执着……
读书在秋天,是一种沉静而安详的领悟。院内花静,檐下鸟喧,抱膝独坐,赏日影游移,听叶落无声,读《城南旧事》,读一个小女孩的心思,读那一抹淡淡的忧愁,读那一抹沉沉的相思,便会很自然地回想起童年和往事。秋日尚好,来日方长。
读书在秋天,是一种诗意而优美的遐想。远处回荡着悠扬的箫声。箫声里,透着一半的菊花香,清婉而缠绵。绕着指尖,轻灵划动那一本心爱的《泰戈尔诗选》。“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这样的诗,这样的光阴,让人沉醉着,情深不语。
读书在秋天,是一种情真而意切的感慨。雨,在一袭清瘦中,拉长了迷离的身影,悸动着潮湿的水汽,在大地上恣意舞动。听雨,在阁楼,披件青衣,掌心里握一本温热的《红楼梦》,注视着眼前雨帘,幻想着书中场景。一幕幕,映入眸中,开成一枚待放的花朵。耳畔,仿佛也响起了黛玉的叹息:“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玲珑剔透的心思、细腻柔美的文笔,一下子把我们带入到情节中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特征,如解谜一般柳暗花明。
读书在秋天,是一种悠闲而舒适的享受。泡一壶滚烫的茶,在月光下酿成七分眷恋,于心中染上三分清朗,那么深,又那么浅,是星星在阑珊灯火里相顾的模样。此刻,我静坐窗前,手捧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徜徉在字里行间,心旷神怡。看着洪七公接过黄蓉做的叫花鸡,风卷残云吃得干干净净,心下想着:这鸡该有多美味,它一定是枣红明亮,且芳香扑鼻。想着,咽了咽口水,又看到了“玉笛谁家听落梅”和“二十四桥明月夜”这两道美食。光听着都觉得饿,馋人得很,我们也该学学江湖儿女们,多几分潇洒,忘却尘俗烦恼,率性而为,适时享受,不辜负美好的时光。
读书在秋天,与书香为伴,让心里住满阳光,让灵魂得以升华,让心灵变得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