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1日
第05版:05

文明大舞台 “炫”出新风尚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庞婷婷 徐 倩 张 欣

姜庄子村红旗广播站一角

我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接地气、聚民心、暖人心。

广播站传送“好声音”

“村民们注意啦,全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是重点考核的一项,大伙儿一定把房前屋后的卫生维持好,不能让咱村拖了全市的后腿。”一到早晨或傍晚,沧县姚官屯镇姜庄子村红旗广播站的大喇叭就响起来。

小到村里事务,大到国家政事,在姜庄子村,红旗广播站在为村民传送“好声音”的同时,更提振了村庄的精气神。

村党总支书记王玉岭介绍说,红旗广播站得名于新中国人民广播第一代播音员齐越在村里建的第一个广播站。齐越下放到沧州参加劳动锻炼期间,为了传递党的声音,在艰苦落后的条件下创建了红旗广播站。为了纪念长眠于此的齐越先生,村里和沧州师院联合复建红旗广播站。广播站定期以直播、录播的形式为村民们讲政策、播新闻,传承弘扬齐越扎根人民、忠诚奉献的精神。

谈及红旗广播站为村里带来的变化,王玉岭侃侃而谈:“广播站为村子发展注入了‘强心剂’。如今,村里有啥困难,大伙儿一呼百应。今年村里新打造了武术文化一条街,修了5条路,主干道两侧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来年春天,再种点儿花、栽些树,村风和美、环境整洁,俺村光剩好了。”

“四个课堂”倡新风

踢腿、里合外摆、二起……在运河区公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武术课堂上,辖区居民郭雪迎经常教孩子习武。

郭雪迎出生于习武世家,义务传武已有20多年。自从公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设武术课堂,他又找到了新阵地。

郭雪迎说,有的孩子刚来的时候,一碰就恨不得躺下,但练了一段时间后,身体硬朗了,意志也坚韧了许多。生长在“武术之乡”,他要尽最大努力把武术传承下去,让更多人感受武术的魅力。

不只是武术课堂,红色课堂上,“童谣老人”武春章为居民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党员群众到马本斋广场、沧州博物馆开展实境课堂;思政课堂上,党员群众围坐在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公园街道创新性地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四个课堂”,全方位、多角度弘扬文明新风尚,让广大居民增强“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责任意识。

传播文明群众当主角

在新华区小赵庄乡唐庄子村,村民们正在表演快板——《姐妹们学习二十大精神》。

村民李凤芝告诉记者,在节目编排之余,她和姐妹们经常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容,为村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几年,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伙儿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说着,她拿起快板唱起来:“新农村换新颜,街道整齐马路宽,一座座楼房拔地起,生活质量大改善,新农合养老险,无忧无虑度晚年……”

在芦家园村,村党支部副书记齐春生把自家空闲的房屋让出来,为村民打造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地,取名为“群英剧社”。

齐春生说,自从有了剧社,大伙儿没事凑在一块儿乐和,无形化解了一些人之间的矛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能光看村容村貌,村风民风也很重要。他正在搜罗人才,通过编排丰富多彩的节目,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让村里一团和气。

在小赵庄乡,每个村都有传播文明的新方式。小赵庄乡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紧贴群众需求,不断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让群众成为传播新时代文明新风的“主角”。

2022-11-21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庞婷婷 徐 倩 张 欣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4556.html 1 文明大舞台 “炫”出新风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