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
第05版:05

冯永生的牵挂

冯永生(左)和老人心贴心(资料片)

在冯永生看来,做公益与行医别无二致,一个是医治身体,一个是疗愈心灵。而他将二者完美融合。

58岁的冯永生是肃宁县中医骨伤医院院长,也是肃宁县援老志愿者协会会长。

认识冯永生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医术精湛,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公益达人。看望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参加爱心义卖……2011年,他正式担任肃宁县援老志愿者协会会长。从此,50多个村庄的100多位孤寡老人成了他心中的牵挂。

11年来,冯永生用一颗纯净的公益心,走出了一条悠远绵长的善行之路。

承传祖业 医者仁心

冯永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冯氏正骨术”的第六代传承人,祖辈的医术代代传承发展,享誉四方。

从记事起,他的家里每天都有寻医问药的病患。每天放学后,他便帮着大人抓药、为病人按摩。父亲给人看病,他站在旁边仔细聆听;父亲问诊查房,他在一旁跟随。耳濡目染,冯永生十几岁时便能问诊治病,独当一面。

在他的记忆里,父亲一向和蔼可亲,对病人极有耐性,一生心怀怜悯,免费治愈患者不计其数。

“那时,父亲在梁村卫生院工作,慕名而来的患者很多。医院里住不下,父亲就安排他们住到村里。父亲会定期到集市上给人看病,也会定期到各个村去,风雨无阻。”冯永生说,当时有很多外地病人,为了让他们能早点回家,他的父亲时常顾不上吃饭;遇到家庭困难的患者,更是分文不收。

一颗向善的种子就这样种在了冯永生的心中,父亲那句“行医治病,以德为先”也被他当作祖训一般遵循传承下来。

10多年前,肃宁县涌现出一大批爱心团体,有关注困难家庭的,有关爱孤寡老人的,也有救助贫困学生的。冯永生得知后,便加入其中,并在2011年担任肃宁县援老志愿者协会会长。此后的日子,团队成员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增加到300多人,让100多位孤寡老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百多位孤寡老人的孩子

2019年,万里镇南于庄村。大雪呼啸而至,雪落化水,水凝成冰。这样的道路别说开车,就是行走也会踉跄。74岁的任娃想:志愿者大概不来了。令她惊喜的是,冯永生和志愿者们却如约而至。

几年前,一场大火将老人的房屋全部烧毁,虽然她因外出幸免于难,但还是陷入了极度困难之中。协会的志愿者们得知消息后,带着棉衣棉被等应急物资第一时间来到了老人身边。后来,志愿者专门为老人募集物资、家具等,让老人有了新家,并且每个月都会上门看望。从那之后,老人便把志愿者们当作家人一般,时时期盼着他们的到来。

冯永生牵挂着老人,也理解他们心中的这份期盼。他给自己定下目标:即使天气不好,也要定期去看望老人,风雨无阻。

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加入者越来越多,协会组织的活动也越来越具体、规范——每位受助的孤寡老人大门上都有一块“肃宁县援老志愿者协会帮扶户”的门牌;每半月,志愿者来家里一次;4月,有志愿者带着他们去体检;5月,大家一起到县城逛公园……到了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孤寡老人的家里就更热闹了。

不仅如此,冯永生根据实际情况,老人缺什么就送什么,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安排得周到又贴心。老人们都年纪大了,每次去看望他们,冯永生都不忘带着医药箱,给他们按摩、针灸、贴膏药,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老人免费接送治疗。

对于他来说,老人脸上的笑容,就是最大的安慰。

让慈善成为习惯

“最美志愿者”“肃宁骄傲”“肃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相比起获得的荣誉,冯永生更在意肩上的责任。行医40余载,他坚持每天8点前到达医院,把所有的病人都看完才去吃饭。白天在医院里忙碌,回到家也有人上门找他看病,甚至深更半夜也有人敲门问诊。但不论多累,冯永生都有求必应。

多年来,他不忘深造研修,坚持学习中西医理论,医术日益精进。除了祖传的正骨技术外,对于那些慢性、骨科疑难杂症的治疗,他也都有所突破。

工作之余,冯永生喜欢书画,他牵头成立了大墨堂书画院,带领书画院的老师在大街小巷、乡镇村庄免费绘制文化宣传画,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向市民传递文明理念,助力文明城市的创建。

年复一年,冯永生就像一盏灯,用光明照亮身后的人。如今,一个个同路人跟随他的步伐,在公益路上不断前行。

2022-11-25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4826.html 1 冯永生的牵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