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
第06版:06

金花葵别样生“金”

■ 本报记者 宁美红

金黄色的花儿你挨着我,我挤着你,汇成一片片“黄色海洋”……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闫隆村,农户赵文彬正忙着将一朵朵黄花打包,联系客户发货。

“上个月刚发走一批金花葵,客户觉得不错,联系我再发一批。”他笑着说,“种植金花葵4年多了,今年终于看到了转机。”

赵文彬说,金花葵不仅好看,还兼具食用、药用功能,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这些金花葵,是他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型的杰作。不过,这条转型路,他走得可不容易。

2015年,赵文彬经商失败。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后,萌生了在黄土地上施展一番作为的想法。

一次偶然机会,患病的他了解到金花葵泡着喝有助于身体健康。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他把自己当作“小白鼠”,没想到,还真感受到了一些效果。惊喜之余,他有了方向——试种金花葵,不仅于自己有益,还能蹚出致富路。

“金花葵经济价值高,刨去各项费用,每亩地收益能达到5000元。难得的是,金花葵抗旱抗盐碱,很适合咱黄骅的盐碱地。”经过多方研究考察后,2018年,他成立了黄骅市利龙种植专业合作社,决定专业种植这“宝贝”。

2019年,赵文彬先在自家的2亩地上做起试验,却没想到,一开始就不顺利。“4月底、5月初的时候太旱了,从地面下挖,3厘米以下才有湿土,这样怎么能长出苗来?”他愁得不行。

翻来覆去想了一夜,他决定重新定植。第二天一大早,便骑着三轮车,带着水桶来到耕地旁。伴着土地开裂的声音,铁犁开出一道道沟,不一会儿,夫妇俩就汗流浃背。这样忙了3天,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段时间后,小小的苗儿终于露出了头。

2020年,赵文彬流转了36亩地,大干起来。然而,随着种植范围的扩大,问题也接踵而来。由于掌握不好种植间距,金花葵挨得过密,长得又细又高,花朵们争抢阳光、养分,花型并不理想。同时,密集的长势也影响采摘。一遍遍精心记录、调整,赵文彬才将最适合金花葵生长和采摘的间距确定下来。

金花葵成熟后,需烘干制成茶饮。繁琐精细的烘烤程序,又成了赵文彬制出上乘产品的拦路虎。

烘干前需要晾制,但把握时间是个技术活儿。时间长了,花朵的营养易流失,时间短了,烤出的颜色又不到位,一个小细节就得试验十几次。赵文彬只能耐住性子,一次又一次地试验。

种植、加工这端打通实属不易,蹚开销路也是难上加难。

起初,赵文彬通过线上微信和线下市场推广,积累了一批原始客户。通过口口相传,逐渐打开销路。但仅靠这些渠道消化产品,还远远不够。为此,他还通过网上的各种渠道联系供销商,只是前后虽有专门从东北和成都来考察的客户,但合作效果都不太理想。

“本以为好东西很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没想到,找销售渠道这么难。”4年来,赵文彬的投入不少,不光搭上了所有积蓄,还向朋友借了20万元钱。因为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家里人都不支持他。

父亲更是不理解:“有出息的早不种地了,把钱用在这儿不就等于打水漂?”一家人没一个给他好脸色。

面对质疑,赵文彬虽信心满满,可独处时,也不免怀疑:都说农业投资的回报周期长,可有多长?3年?5年?10年?他不敢多想,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我坚信,只要是好东西,就不怕没有市场。”

终于,今年迎来了转机。前段时间,他的金花葵被选为全国老干部康养事业健康优质产品,还有一家康养机构找来,希望能达成合作。

“前两年大多是咱自己找销路,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多人主动来找我了。这不,一位北京的教授也找到我,说金花葵全身是宝,要一起合作开发。”销路慢慢打开,赵文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其实,让他高兴的还不只这些。

“每年丰收时,基地会招聘20多人来摘花,都是60岁以上的剩余劳动力。这活儿不累,大伙儿说着话就把钱挣了。”赵文彬憧憬道,“等到销路稳定了,希望村里上了年纪的人在房前屋后都种上金花葵,大家一起致富。”

2022-11-30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5038.html 1 金花葵别样生“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