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
第03版:03

十大新闻候选条目

(以《沧州日报》刊发时间为序)

1.沧州蝉联“河北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在河北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沧州市被授予“河北省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这是沧州连续第六次获得这一荣誉称号。

2.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城区“断头路”贯通工程扎实推进

沧州坚持把实施城市更新项目作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提升城市品质内涵的有力抓手,推动城市更新和环境容貌提档升级活动协同发力。实施了一大批城市更新项目,特别是中心城区41条“断头路”贯通工程,为市民出行提供了便利,也承载起了群众的幸福生活。

3.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面通水,沧州中心城区段实现旅游通航

4月28日,京杭大运河实现全线通水,这是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9月1日,京杭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旅游通航活动举行,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我市大运河船舶停运以来首次恢复通航,再现了“一船明月过沧州”的盛景。

京杭大运河南北贯通沧州8个县(市、区),绵延216公里,是沧州的“母亲河”和文化之根、文明之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书记倪岳峰来沧调研要求,坚持理念先行、规划引领,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生态带、旅游带,大运河从“地理空间”正在加速向“文化空间”跃升。

4.沧州在全省率先推行规上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

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在全市规上企业全面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市规上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全覆盖。首席质量官是落实企业质量安全工作的第一人。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推进首席质量官队伍建设,有助于促进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为进一步壮大全市质量管理力量,促进质量强企、质量强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5.我市发布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大礼包”

我市向全社会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全省稳定经济运行一揽子政策的措施》,从税费减免、融资支持、用地便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政策。相关政策紧紧围绕落实财税政策、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抓好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消费和外资外贸发展、切实保障粮食能源安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千方百计保基本民生、推进农业经济发展、保障企业发展用地等9个方面,共细化提出96条措施,以超常规力度和超常规举措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确保经济社会稳健发展。

6.曲港高速等一批高速公路开工,高速公路在建总里程创新纪录

高速公路是拉大城市框架,增强城市功能、品位和竞争力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我市全力推进以高速公路项目为重点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邯港、曲港、荣乌高速拓宽改造等一批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建设现代化交通强市。目前全市高速公路在建总里程373公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创历史新高。

7.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为沧州发展注入新动能

我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沧州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意识,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抓好项目建设。总投资152亿元的伊利集团乳制品加工基地一期项目优然牧业3万头高产奶牛牧场示范项目,总投资205亿元的河北德谊科技集团可降解新材料生物医药项目,总投资342亿元的远景(沧州)零碳智能产业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开工,为促进沧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8.沧州深层地下水位同比回升5.39米,东光古井复涌走进“中国这十年·河北”主题新闻发布会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节引调补蓄管”一系列综合措施,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21年深层地下水位同比回升5.39米,升幅排名全省第三位。在中共河北省委“中国这十年·河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省委书记倪岳峰打开随身携带的相册,通过青头潜鸭落户白洋淀、邢台百泉和沧州东光古井复涌等照片,生动展示了河北生态环境发生的显著变化。

9.“沧石欧”中欧班列首发

由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石家庄国际陆港、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共同发起的“沧石欧”中欧班列满载货物,从石家庄国际陆港鸣笛启程,驶向匈牙利布达佩斯比尔克站。这是沧州和石家庄深化合作联合开行的首趟中欧班列,是合作区和石家庄国际陆港推进全方位战略合作的重要开端,也是合作区与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开展“双区联动”合作的重要内容。

10.沧州市国际传播中心揭牌成立

8月24日,沧州市国际传播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书记倪岳峰来沧调研要求,新华网与沧州市共同谋划了沧州市国际传播“一中心两平台”(即沧州市国际传播中心、沧州市产业出海平台、沧州市智慧融媒体平台)项目,以国际化视野加强对外宣介,讲好沧州故事、展示沧州形象,更好服务于沧州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助力加快沿海经济强市建设步伐。

11.第十二届省书博会备受市民青睐

第十二届省书博会8月26日在沧开幕。主会场共有来自全国的210余家出版社、6400余种3万余册图书参与展示展销,内容涵盖人文社科、学习教辅、童书绘本、文学小说、生活艺术、历史典籍等,备受广大市民青睐。

12.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擘画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沧州美好场景

党的二十大闭幕后,全市上下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以“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的奋斗姿态,不断加快沿海经济强市建设步伐。市委十届六次全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明确提出,紧紧围绕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沧州美好场景,加快建设实力沧州、开放沧州、数字沧州、文武沧州、诚信沧州、平安沧州、幸福沧州、美丽沧州,打造新型能源强市、综合交通强市、临港产业强市、装备制造强市、现代农业强市、智慧物流强市、人才强市、质量强市、文化强市,建成具有竞争力、吸引力、承载力的现代化沿海经济强市。

13.沧州黄骅港首条外贸集装箱航线开航

10月30日,沧州黄骅港首条外贸集装箱航线正式开航。这条“黄骅港—上海港—泰国林查班港”集装箱外贸航线,以黄骅港、上海港为依托集聚货源,将沧州打造成为河北地区重要的货物集散中心,对打造交通便捷、物流高效、贸易便利的物流运输新通道具有重要意义。黄骅港从内贸航线到内外贸航线的不断拓展,提升了黄骅港港口国际化水平和对外辐射能力。

14.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厕所革命”有序推进

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和村庄规划风貌设计、农村“厕所革命”等10项重点任务,我市落实落细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健全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逐项建立工作台账,明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完成时限,推动乡村面貌实现新改观。

15.杂技《龙跃神州——中幡》捧回金菊奖

在河南濮阳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全国杂技比赛决赛中,由沧州杂技团、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编演的杂技节目《龙跃神州—中幡》荣获金菊奖。这是中国杂技界最高奖项,全省仅此一个节目获此殊荣。

16.园博园建设不断提速,营造了“一园一风景”的园博园风光

随着河北省第六届园林博览会花落沧州,沧州全力推进园博园建设,按照既定目标任务,细化优化施工方案,配齐配强人员力量,合理安排工时工序,确保各项工程同步实施、压茬推进,营造了“一园一风景”的园博园风光,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情怀。

17.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如火如荼,中心城区398座旱厕全部清零

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创建,着力在攻坚突破、对标创建、共建共享上下功夫,深入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环境容貌提档升级,积极开展“文明沧州你我同创”十项全民行动,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强力推进中心城区旱厕清零工作,突出“拆改结合、建管并举”,398座旱厕全部清零,真正让旱厕改造惠及广大百姓。

18.全市“金融超市”助企业闯关“融资难”,340多亿元金融“活水”浸润实体经济

瞄准现实痛点,我市创建“金融超市”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企业输送金融“活水”。目前,18个县(市、区)的“金融超市”服务站实现了全面运营,企业作为“买方”,可以横向对比银行业务,自由选购贷款;金融机构作为“卖方”,业务骨干走出柜台当上“店小二”,“晒”产品、“晒”服务,为市场主体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等“一站式”服务,有效破解企业融资难。

19.政策赋能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16家企业入围省首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

我市出台《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培育行动推进方案》,通过企业上市、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强链补链、金融助力等六大行动,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全省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会议上,沧州16家企业入围河北省第一批137家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领跑者”企业名单。

20.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举行

12月1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沧州)中小企业合作论坛在沧州市开幕。本届论坛旨在为推进落实2021年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精神,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多领域务实合作,以“中欧合作新机遇·中小企业新未来”为主题,在14个中东欧国家设分会场,发布了研究成果与采购清单,发起了“央企采购+国际合作”行动方案,举办了重点项目签约、主旨论坛等系列活动,吸引近300家中外企业参加。

2022-12-16 (以《沧州日报》刊发时间为序)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6782.html 1 十大新闻候选条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