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阳光从云层中斜射下来,照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天山山脉,也照在了轮台县孩子们朝气纯真的脸庞上。
2019年底,作为沧州市第九批援疆教师领队,李光明来到轮台。天山水、胡杨林……这里曾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1000多个日夜,他没时间去看明月出天山、大漠孤烟直,而是化成一颗水滴,融进当地学生和困难群众心里。
分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李光明心里有自豪也有不舍。
再有两天,他将结束援疆支教工作,返回沧州。
2019年12月8日,43岁的孟村职教中心(二中)副校长李光明,作为沧州市第九批援疆教师领队,来到轮台县第一中学支教。
窗间过马,3年时间匆匆而过。回想这段经历,李光明感慨万千:“3年援疆路,是我人生中最难忘、最有意义的一段旅程……”
心向往之
天山水、胡杨林……和许多心向远方的人一样,早在多年前,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新疆轮台县,就对李光明有种天然的吸引,并让他魂牵梦绕、心向往之。
只不过,那时这份向往还仅仅停留在风景上。
有一次,他和一位曾参与过援疆的老师聊起轮台。话语间,给李光明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那些动人心弦的风景之外,就是当地的孩子和教育。
也正是从那一刻起,那份在李光明心底埋藏了多年的向往,又多了一重意义。
2019年,当得知沧州将向轮台派出第九批援疆教师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那一年,李光明的女儿李诺刚刚考入大学,在得知他的决定后,很是担忧:“爸爸,那里气候干燥,您身体适应得了吗?从沧州到轮台有3400多公里,家里有事怎么办?”
他知道女儿说的是实情,更知道他这一去会给家人增添许多压力。
但思虑再三,他还是选择了前往。他这样回复女儿:“爸爸想到更需要教师的地方去,去实现更大价值……我会照顾好自己,也会一直惦记着你们。”
圆梦之行
从沧州到轮台,要先坐大巴车去机场候机,坐4个小时飞机去往库尔勒,再乘坐3个小时客车才能抵达。顺利的话,一路上也要十七八个小时。
坐在客车上,李光明向外望去,大漠一望无垠,偶有几只黄羊掠过,远处的小城遥在天际线……“广阔、苍凉,像极了电影《新龙门客栈》里的场景。”
但这种新鲜感很快过去,随之而来的是各种不适——与家人分离的孤独,干燥导致的上火……“起初那一个月,因为上火,牙疼得整夜睡不着,脑子每天都是懵的。”
在轮台县第一中学,李光明任副校长。他和其他8名同批援疆教师,共同负责两个班的教学工作。
“要想教出好学生,首先要走进学生心里。”为此,从报到第一天起,李光明就和老师们主动承担起了学生卫生区的打扫任务。对待班里的困难学生,他更是想尽办法,帮他们走出困境。
维吾尔族学生夏一代的成绩一直不错,但初二一开学,她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总走神,甚至想要退学。
班主任找她谈心后才得知,暑假期间,她的父亲突然离世,母亲不但要独自照顾她和两个弟弟,还得赚钱养家。于是,懂事的夏一代萌生了退学打工的念头。
得知情况后,李光明和其他沧州援疆老师一起,到夏一代家里探望。从那以后,李光明便经常对她进行心理疏导,买零食、送礼物……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细心呵护着这个学生。
时光不负苦心人。那年的班级元旦联欢会上,夏一代捧着糖果朝李光明走过来,轻轻地说了一声:“热合买提。”那是谢谢的意思。更让李光明欣慰的是,夏一代不但从困境中走了出来,去年还考入了轮台县第三中学,顺利升入高中。
不光是夏一代,由援疆老师负责的两个班,学习成绩从刚接手时的同级中游升至前茅,中考成绩远超其他班级。
在轮台的这3年,李光明不光教育学生,还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优秀教师队伍,让援疆工作从“输血”变为“造血”。
他建起4个名师工作室和1个传帮带工作室。“同批援疆教师中,一共有9人来到轮台,其中有8名高级教师、1名中学一级教师,业务水平都很高。”没课的时候,李光明就和他们一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教研指导、青蓝工程、教师培训、专题讲座、送教下乡等活动。
3年来,他们一共收了19个“徒弟”、培训了100多名年轻教师,1000多名当地教师因此受益。
此行无悔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轮台,李光明积极帮助维吾尔族群众,收获了珍贵的民族友谊。
奥布力是李光明在轮台结下的维吾尔族“亲戚”。他的妻子长年患病,两个儿子正在上学,生活相对困难。
李光明了解情况后,为奥布力妻子联系了医生,向奥布力在天津上学的大儿子伸出援手,帮他介绍工作,助其勤工俭学。
对此,奥布力满心感激,每次李光明来家探望,他都会紧紧抱住李光明,不停地说:“阿达西亚克西(好兄弟)。”
夜深人静的时候,李光明也会想念远在沧州的家人。援疆3年,他鲜有机会回家。每次和家人通电话,都有一大堆关于轮台的故事讲。
慢慢地,女儿理解了他当初的选择,深深为父亲感到自豪,并且也想为援疆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年6月,女儿来轮台探望,让李光明欣慰的是,女儿带来了很多礼物,有给他的,也有给学生们的。
再有两天,李光明就要结束援疆工作,离开这个曾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没时间去看明月出天山、大漠孤烟直,但他并不遗憾。因为在他心里,和那些风景相比,能够化成一颗水滴,融进当地学生和困难群众心里,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