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8日
第03版:03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金融服务大有可为

——访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2023年金融举措如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怎样助力高质量发展?如何应对金融领域的风险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强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金融部门将如何贯彻落实?

答:货币政策和金融管理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正常平衡。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就需要聚焦在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改革上。

将当期总收入最大可能地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是经济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金融服务大有可为。第一,金融政策要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第二,以满足新市民需求为重点,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第三,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第四,继续做好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融资保障,同时集成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第五,创新运用多种融资工具,推动完善社会领域投融资机制,加快社会领域补短板。第六,以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为重点,持续优化结算、融资、保险等进出口贸易金融服务,巩固拓展外贸竞争新优势。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金融部门下一步将如何持续发力支持民营经济?

答:我国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而民营企业绝大多数又是小微企业。近些年来,我国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惠金融发展道路。下一步,金融机构将进一步树立“一视同仁”理念,公平公正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

货币政策加大向民营企业的倾斜力度,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推动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在进一步做好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基础上,加大对服务行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贷和保险保障力度。丰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支持其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获取更多金融资源。促进互联网平台企业健康发展。14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专项整改已经基本完成,少数遗留问题也正在抓紧解决。后续将实行常态化监管,鼓励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当前要采取哪些重点措施来应对金融领域的风险挑战?

答:当前,我国金融业运行平稳,风险整体可控。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金融风险仍处于易发多发期。我国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最为坚实,金融稳定发展的基础不会改变。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积极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前瞻应对不良资产反弹风险。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连续几年均超过三万亿元。下一步,仍要严控不良新增,充分计提拨备,加大处置力度。积极配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金融业如何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答: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一是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程序,丰富可投资的行业和资产种类,不断提升投资便利性。二是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三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内外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四是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

据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2023-01-08 ——访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8750.html 1 货币政策精准有力 金融服务大有可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