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11日
第07版:07

杜书恒:

齐斐斐

书润灵魂 人生丰盈

他曾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在献县乐寿镇中学从教20多年,现在献县教育体育局工作。在“书香沧州”“书香献县”评选中被评为全面阅读推广人、在河北省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授予“燕赵文化之星”称号,一家人被评为河北省书香家庭。

他是杜书恒,多年的读书经历和感悟,让他的思想更加通透、灵魂更加有趣。

读书始自逛书摊儿

47岁的杜书恒说话不疾不徐,开口就有讲故事的感觉。他表情丰富,谈笑风生,闪光的眼神里,完全让人感觉不到他人到中年,更像一个充满活力的年轻人。

杜书恒说,他的阅读习惯是从中学养成的。那时候因为住校,口袋里都会有些零用钱,只要看到喜欢的书就会买一本。上高中时,每天下午第四节课都是自由活动课,其他同学在打球下棋时,门口的旧书摊儿上却总有杜书恒的身影。

考取沧州师专中文系后,他经常以每周两三本的速度翻书,很多书借来后,读读前言和目录,发现没有兴趣就还了。他说,这样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开阔了眼界,为以后翻检和有针对性地阅读提供了指引。

不只是在学校读书,这些年逛书摊的习惯他也一直保持着。每到周末,杜书恒都要从学校门口的旧书摊溜达到运河桥头。他特别喜欢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的书,有些书即使没有什么用,只要不贵也会买下来。比如简本的《鲁迅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薄薄的小册子,一两元1册,厚的5元。他只要见到就买,慢慢地就凑齐了整套。

读书的乐趣在于分享

还有一件事,杜书恒印象很深。在沧州上学时,偶尔去老师家玩儿。他喜欢去老师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去看老师书架上的书。有一次,他在老师床头看到了《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这本书。翻看之后,他觉得太好了,犹豫了半天,饭后向老师说想要借回去看看。老师说是爱人的,正在看,看完就借给他。他等了许久,始终也没有等到老师这本书。直到上班后,有次去沧州学习,才又在地摊上见到。这一见就拿在了手里,生怕被别人抢了去。那本书对杜书恒影响很大,几年后的课题研究以及在《河北教育》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都受到魏书生和那本书的影响。

工作后,杜书恒一直从事教学工作。他喜欢和孩子们交流,上课时会讲一些相关的奇闻轶事或人物典故,学生们非常喜欢。孩子们大多不喜欢读鲁迅的文章,他就给孩子们找来《鲁迅画传》,一幅照片一幅照片地讲故事,即使下课了,孩子们也要听完。后来,他干脆开了鲁迅故事会,每周五放学前的最后一节课,他就给孩子们讲鲁迅的家世、兄弟、爱情、战斗、文章……持续了大概半个多学期。多年以后,许多学生还经常说起,他们喜欢鲁迅就是因为杜老师让他们知道了“活的鲁迅”。

前几年,离开课堂,他觉得有责任为全民阅读做点儿事,就把自己的读书经验和乐趣分享给身边更多的人。当时,大家都非常支持,献县图书馆也提供了场地,他组织开启了“乐享读书”活动。每周六上午,由一位老师分享读书乐趣或推荐自己喜欢的书,许多热爱读书的老师也加入进来。朱惠民、宋灵慧、吕永森等献县文化“大咖”们也走上讲台,为大家讲文化、讲传承,营造了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

执着于教研和家乡文化

杜书恒热爱阅读,更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他的课从学校讲到了县、市、省以及甘肃、山东、河南等地。从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到送教下乡、名师工作室讲座、国培计划、专题讲座等,每一堂课他都认真讲授、精益求精。荣誉也从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到沧州市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再到河北教材培训专家。几年间,他讲座授课一百多场,听众数万人。

他热爱阅读,更喜欢用文字把自己的生活、读书、教学、思考分享给他人。起初他把自己的感悟、思考、心得给报刊杂志投稿,后来变成了报刊向他约稿。目前,《语文报》《语文周报》《语文学习报》等稿约已排满日程。几年写了数百万字,他也成了多家报纸的特约编辑和优秀作者,与“小雨明天”合作“名师名著1+1导读”,编著了10多种图书。

热爱阅读的人,大多喜欢家乡文化,愿意为家乡文化付出。2015年,献县文化研究者于万复想要搜集历代献县诗歌,包括献县历代诗人的作品和其他诗人吟咏献县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散落在后代、私人藏家或图书馆里,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搜集抄录。于万复就找到了杜书恒、吕永森等献县文化研究者,多次去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抄书。为了多干活儿少花钱,他们四五个人住一个房间,上午9点国图一开门就去抄,下午五点多关门,他们才出来,每天只吃两顿饭。

因为有部分诗人是非著名的,搜集诗集信息很耗费时间和精力。崔士元的诗名气很大,大部分诗集在他去世后被一个知县从他儿子手里借走了,不知下落。张之洞编《思旧集》时只收录了少量他的诗。在国图,他们只找到了《鸥影诗录》,通过和《清画家诗史》比较,发现两者并不完全一样。正当他们准备放弃时,杜书恒翻阅《清史稿》时,发现崔士元是“燕齐三家诗”之一,于是转换了思路,开始检索“燕齐三家”。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在天津图书馆找到了崔士元的《雪庐诗三种》,见到了《雪庐诗草》的全璧。随后,沧州文化研究者孙建又提供了崔士元和纪堪琴为《花王阁剩稿》的和诗,经吕永森整理,一部比较完整的《崔士元诗集》呈现在读者面前。

还有陈祺龄《剑花龛诗影》的发现更是一种传奇。陈祺龄的诗集名声很大,经过陶樑整理刊刻流传。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部,他们只见到了薄薄的一小册刻本。抄录完成后,于万复发现南开大学图书馆还有这部诗集的稿本。他们在南开大学见到了这部稿本,一看才知道国图古籍部收藏的只是下册,南开收藏的稿本才是全部。他们索性住在南开大学,将上册全部抄完,又校对了下册。在这个过程中,还意外发现了这套书的刻本。

从2013年开始,杜书恒还参与编辑了季刊《献县历史文化研究》《献县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读本》等,被河北省委宣传部授予“燕赵文化之星”和“书香家庭”等荣誉称号。

2023-01-11 杜书恒: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1848.html 1 齐斐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