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是传统民俗“遛百病”的日子,一些市民准备在这一天走上街头祈盼健康快乐。大家在“遛百病”的同时,不要忘了文明出行、保护城市环境,如果因为“遛百病”影响了公共秩序和自然环境,也有悖这项民俗活动的初衷。
“遛百病”,文明是前提,也考验着市民的文明素质。希望正月十六这天,每个人都能将文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随手乱扔垃圾,不破坏公共设施,不乱穿马路,不在人流聚集区域奔跑打闹,不制造可能引发事故的不文明行为、不安全举动,不占用街道、公园、广场等场所摆摊设点,像爱护家庭环境一样爱护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爱护公共设施,讲究公共卫生。如果“遛百病”一味地追求热闹,把城市环境弄得脏乱差,给城市留下了“病”,那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我们都知道,“遛百病”并不能驱除百病,与其过度追求形式感,不如把功夫用在平常。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培养运动兴趣爱好,让运动成为一种习惯,通过适量的运动增强心肺功能、激活免疫系统、改善精神状态,这才是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选择。
当暂时放下代步工具,回归最原始、最低碳的出行方式,我们的心也会沉淀下来,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大家可以畅聊新一年的新愿景,增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信心,为新一年接下来的打拼蓄能。我们也倡议大家,未来的日子里,不妨将绿色、健康的理念深植于心,在践行文明的过程中享受文明的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