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从啥时开始的?我也说不清楚。只知道上了小学,认识了一些字,头脑中朦朦胧胧对读书便有了兴趣。小人书图文并茂,种类繁杂,让我着迷。课堂上我总是低头偷看,以至于老师讲了啥内容,都不清楚。放学后,我也不急着回家,经常跑到书摊上翻阅。上了初中后,我对读书又有了“新胃口”,开始啃起四大名著。再后来,又读当时流行的图书《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旗谱》。
尽管一生读了不少书,却讲不出爱读书的缘由。古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以前没有深刻体会,直至今天才明白,我的后半生之所以活得有意义,都是因为少年读书时给予的精神食粮。读书既是知识的积累,又可弥补社会经验的不足。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学会更好地做人,才会悟出生活中的学问。只有读书,才会知道什么叫知书达理,知道为什么人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此说来,只有读书才会明白什么是“人生的最大追求”,什么才是“生活中的最大财富和最大乐趣”。
退休后我参加了市夕阳红读书会,从此便开始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读书。正是由于前期读书的积累和沉淀,在读书会中时常会引经据典,谈古论今,如鱼得水,手到擒来。更令人高兴的是,我踏上了文学创作之路,迄今为止,已在全国各级报纸杂志和网络平台上发表作品500余篇。说到底,我是读书的受益者。在我的晚年岁月里,读书开阔了我的视野,读书增添了生活情趣,读书让我享受着“黄金屋”般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