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时,是张楠楠每天固定的起床时间。收拾家务、洗漱、给家人做早餐,吃完饭后,7时30分和丈夫一起开车前往公司上班。
“现在自己开车方便多了,从家到公司新修了一条路很好走。15公里的路程,不到20分钟就能到。”张楠楠说,8年前自己刚到沧州时,每天最晚7时就得从家出发,等待班车,到公司起码得40多分钟,时间非常紧张。
今年32岁的张楠楠,是北京市顺义人。2014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北京金城泰尔制药有限公司,在设备能源部工作。
如今在沧州工作,张楠楠说,完全是一种“缘分”。
多年前,受环境、土地等因素制约,北京医药产业亟待疏解。当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北京医药产业的前景带来转机——2015年1月,京冀两地共同签订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框架合作协议,共建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承接北京企业集体转移。
那年春天,金城泰尔顺应战略的“东风”,将原料药生产基地落户到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内,成为入驻这个产业园区的首批北京医药企业之一。
在北京土生土长,是离开家乡,到一个陌生城市打拼,还是跳槽到北京别的企业工作?张楠楠坦言,当年公司搬迁时,自己很犹豫。但她还是选择来到沧州。“自己年轻,不论在哪儿都得好好干。”她说。
因为需要前期调试设备,张楠楠是第一批来到沧州公司的员工。刚到新环境,她有点不适应。
“第一批人里就我一个女的,公司给我安排了单人宿舍,屋里很空,晚上住很害怕。”张楠楠说,当年公司里都是土路,海边风大,出去一趟一身土,而且路灯非常少,一到晚上,外面一片漆黑,自己都不敢出门。
陌生和艰苦的环境下,张楠楠开始想家了,天天晚上跟在北京的父母通电话。家人说,实在不行就回来吧,在北京再找个工作干。
但张楠楠最终坚持了下来。“我很喜欢《真心英雄》里的一句歌词,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到哪都得需要奋斗,既来之,则安之吧!”她说。
安下心来的张楠楠逐渐找到了正确的节奏。在工作中,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逐渐从一名普通员工升职为部门副经理。从2018年至今,她连续5年获得金城泰尔沧州分公司的年度优秀员工称号。2021年,她还获得了集团总部的年度优秀员工称号。
“能感受到,这些年小张真是把公司当成了施展才能的平台,心中没有杂念,踏实干事,而且和同事们都相处得非常好。”公司办公室主任胡文秀说。
张楠楠事业有成,她身处的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也成了北京药企发展的“沃土”,目前已经初步构建起“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完整化学药品生产链条,园内知名医药企业的74个生产项目中,来自北京的就有49个。金城泰尔沧州分公司也获得发展良机,先后分两期共投资超3.1亿元建设了匹多莫德、硝呋太尔、富马酸比索洛尔等多个原料药项目。三期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的2吨/年普罗雌烯原料药项目,预计在今年6月竣工投产。
京沧两座城市,因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而“喜结良缘”,还促成了张楠楠的“终身大事”。2018年,她和海兴县的同事李长华走进了婚姻殿堂,成了“沧州媳妇”。
婚后,张楠楠和丈夫一起努力,生活质量越来越高。2018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当年还买了私家车;2019年,在黄骅新城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张楠楠还主动要求把在海兴老家的公婆接来一起住,一家人其乐融融。
李长华评价妻子:“楠楠是一个勤奋孝顺的人,身上有很多优点值得我学习。”
更让张楠楠高兴的是,近年来沧州变化非常大,公司和家周边的硬件设施环境越来越好。“我家附近新增了多处高速路口,从家开车上高速只需要5分钟,不到3个小时就能到北京娘家了。”她说。
谈到未来打算,张楠楠说,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任何环境下都能奋斗成长,今后自己还是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在生活中,和丈夫一起孝顺好老人,照顾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