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杰)昨天一大早,沧县兴济镇南堤村农户王吉新拿着“储粮本”存折到村里的春润农业合作社兑换面粉。工作人员把“储粮本”轻轻一刷,便留下扣除34公斤小麦兑换25公斤面粉、剩余存粮650公斤的记录。
今年1月17日,南堤村有200余名村民开办了“储粮本”存折。沧县春润农业合作社之所以能够开办这项业务,是因为他们配备了面粉厂、碾米厂和五谷杂粮厂,能对粮食进行深加工。合作社规定,开办“储粮本”存折的农户,可以把粮食存到合作社。拿着这个存折,农户可随时直接提取现金,也可兑换自己需要的成品粮油、食品等。同时,可以根据市场价格变化随时结算。
“现在,很多农户不愿意在家存粮,一是防鼠防虫麻烦,二是粮食堆积占地方。”南堤村党支部书记袁振强说,为了解决农民存粮难题,沧县春润合作社建设了大小十几个粮食仓库和两个封闭储粮罐。农民收获之后,可直接将粮食运送到合作社,相当于一个“粮食银行”。
“家里还有5000多公斤麦子,想都存起来,好去北京照看孩子,可是我没有车运不过去。”“您放心在家等着,我们找车帮您解决。”今年66岁的邢树贤打电话询问,没想到还有上门服务。工作人员把粮食称重后当场结算,存到了“储粮本”存折上。
“过去,我们给农户发放‘社员购领证’,由工作人员填写存取记录。”袁振强介绍,随着存粮农户增多,管理起来不方便。同时,“社员购领证”一旦丢失,查找记录十分麻烦。今年,他们请技术员专门研发了数据管理平台,又制作了带有磁条的“储粮本”存折,所有交易记录在数据管理平台长期存储。农民一本在手,便可享受免费存储及科学管理服务,没有了后顾之忧。
“储粮本”存折推出后,已累计存粮2万余公斤。除本村农民以外,周边村庄农户也将自家粮食存到南堤村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