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7日
第06版:06

文庙的千年回眸

弭晓昕

有600多年历史的沧州文庙,坐落在运河岸边,南湖畔。

文庙,亦称孔庙,是历代奉祀孔子及儒门贤哲的祠庙,也是当地历史上学宫(即学校)和儒学教官衙署所在地。沧州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初年,现存大殿三座及东西廊,是沧州仅存的明代梁架斗拱结构古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在历代中曾先后修葺18次,因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建筑损毁严重。针对这种现状,2009年文庙复建修缮。历时三载,沧州文庙仍以明洪武风格和规制涅槃重生。修缮原存之戟门、大成殿、明伦堂、东西庑、乡贤祠、名宦祠。复建久缺之沧海文明坊、万仞宫墙礼门、义路棂星门、泮池状元桥、大成殿月台,重塑孔子及四配彩像。院落及其他建筑标高也相应抬升,更显文庙气势的巍然宏阔。

背靠着阳光,站在照壁前。沧海文明、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几个大字异常醒目。在它对面,一位温文儒雅的老人拱手肃立,阔袖长衫,腰配宝剑,望向远方。2500年前,就是这位老人,把儒学思想,用最质朴的语言阐述出来,传授给他的弟子,他就是孔子。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智者,修建了文庙。文庙就如一颗文化的火种,把孔子的教学理念和儒家思想,一代代传承下来,才有了“庙学合一”的文化根脉,形成了特色鲜明、生机勃发的“孔子文化圈”,影响极其深远。

修缮后的沧州文庙焕然一新。走进去犹如走进一个文化的横切面,一条条文脉的基因清晰可见。走向纵深,那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走向未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穿过棂星门,就是文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东西18米,南北9米,正面五门,殿内立柱24根,出檐2米,顶为绿釉。建筑雄伟,为歇山顶,五踩重昂斗拱,面阔五面,进涉三面,明柱八根,格扇门,黄绿琉璃瓦盖顶。廊柱上刻有:觉世牖民诗书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殿内,孔子端坐中间,左首是孟子、曾子;右首是孔子弟子颜回、子思。他们手握书卷,凝神静思,似乎正在开化启智,讲经布道,仿佛一个个久远的声音传来,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朝闻道,夕死可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值得一提的是一进院东西两侧设有“乡贤祠”和“名宦祠”。里面展示着沧州历代对文化传承、国家发展有巨大贡献的人。贾耽、纪昀、张之洞、毛苌、刘德……他们短暂的一生为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这条文化之河,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和圣贤思想,在后世又被不断地传承、增进和发展,才使这条河流不止息。正如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010年,在开挖一进院西厢房地基时,在距地面1米处发现一尊赑屃和一通石碑,碑额篆刻“新建沧州乡贤祠记”。此碑只在民国《沧县志》之《金石》有载,然仅存碑目,未录碑文。通过碑文释义我们知道乡贤祠最初所祀乡贤的名单,这为沧州文庙明代建置的增减情况提供了有力的实证。

沧州是座古老的城市,自西汉置勃海郡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依托运河不断繁荣发展,贯穿南北交通,使运河沿岸成为商贾云集之地,也因历史悠久产生厚重的文化遗存,文庙就是其中之一。它不是一座城市全部的文化内涵,却可以担当起城市文脉渊源的点睛之笔。一直以来,文庙以其独有的文化魅力,提升着人们的人文素养,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正如《先师孔子行教图》所题: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传承千年的美德,仍旧是炎黄子孙坚持奉行的行为准则。而《复建修缮沧州文庙记》中:“文庙之葺使九河学子同瞻先师,四海游人得览名胜,公祭以时,能传薪火,讲学有所,不辍弦歌,此诚为地方人文之盛事,文化昌明之巨观。”则一语中的。

当然,文庙发展至今,它的功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变化与演进。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就住在文庙附近,从他家卧室几乎可以俯视文庙的全貌。他说:“住在这里20来年了,目睹了文庙的变迁。那时,文庙逢年过节都会组织各种文艺活动,每年正月十五更是热闹非常,里面挂满各种花灯,还有跑落子、踩高跷的,市民们都聚集到这里猜灯谜赏花灯看文艺表演。”文庙也一直被用作图书馆,在当时文庙是沧州一个重要的文化阵地。

2015年9月在孔子诞辰2566周年之际,沧州文庙举行了以“弘扬沧州两地文化,传承中华礼乐文明”为主题的祭孔大典活动。庆典的庄严肃穆,古老神秘的祭孔乐舞都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可见,重换新颜的文庙不但要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思想和民族精神的场所,更要办成宣传沧州历史文化名人的基地,为激发文化潜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作出贡献。

纵观文庙全貌,一砖一瓦,一石一基,透过这些青砖灰瓦的罅隙,仿佛寻见几千年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光阴可以逝去,但其独特的文化物语总能存在,那是我们永恒的根。

2023-03-17 弭晓昕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5260.html 1 文庙的千年回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