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4月18日
第05版:05

将城市资源 转化为“理由”经济

素 心

烧烤全国都有,但淄博持续爆火。

无论是“小串+小饼+大葱三位一体的灵魂吃法让人欲罢不能”还是“排队打卡去淄博撸串是年轻人的时尚感言”,无论是“从政府到市民的统一行动让人看到这座城市的决心”还是“单纯想穿越千山万水去感受一下路边烧烤众人齐唱怀旧歌曲的美妙”,去淄博吃烧烤,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理由。

中国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只要给游客一个前去打卡的理由,他们就往往会选择一往无前。

今年以来,有“江北第一楼”美誉的大明湖超然楼,因短视频平台一段亮灯瞬间的视频而在网络平台爆红出圈,成为游客竞相打卡的网红地标和“流量担当”。济南市也趁着超然楼“亮灯”的热度,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快闪活动,发力打造济南“文艺+文化+文旅”品牌IP,给游客一个打卡超然楼的理由。

一贯低调的南京也高调喊出“她不是网红,因为千年前就已经红了”“总要来趟南京吧”。身着汉服穿梭在西安的街头感受盛唐之风,又是多少年轻人想去西安看一看的再简单不过的理由。

游客越来越青睐品质化、特色化、场景性强的旅游产品与内容。而作为典型的引擎经济、流量型经济,文旅产业不仅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更能带动综合消费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一座城市的魅力,来自于其独特的气质、文化和精神。

“网红效应”固然能为城市引流聚气、拉动经济,能量不容小觑。但如何把线上流量转化为现实红利、城市竞争力,最终形成人才、资金和产业聚集效应,才应该是一座城市该有的“自我追求”。

毕竟,城市如美人,“网红”是“皮相”,内在才是“骨相”。城市的热度和口碑,源于自然之美、风物之美,更源于人文之美、精神之美。

每座城市,都可以挖掘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都能给予游客一个“总要来一趟”的理由。这理由,可以是美食,可以是风物,可以是情怀,更可以是历史。这理由,可以是让“60后”怀旧,让“80后”为情怀买单,让“00后”为创意点赞,让“10后”对世界好奇。

随着经济的复苏,人们想到处走走看看的内心萌动,正在变成人头攒动的实际行动。

哪怕是已经上映的《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和即将上映的《灌篮高手》,也在拼命向“80后”勾手,时隔多年,让人们心甘情愿为自己的青春买单。

每份独特的资源,都能变成“理由”经济,只要善于挖掘。

热度之“热”、流量之“流”,可能来得快也去得快。若将流量变成“留量”,让热度留下余温,既要打响城市品牌、刷新城市颜值,也要提升城市品质、潜心修炼内功。

而一些发生的前提,是我们先给出别人来这座城市的“理由”,然后再让人看着这座城市,既能滚涌若潮,也能静水流深。

2023-04-18 素 心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8257.html 1 将城市资源 转化为“理由”经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