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1日
第10版:10

用镜头记录 运河蝶变

王忠信用手机记录运河蝶变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拍百狮园,拍南川楼、朗吟楼以及园博园……这几年,74岁的摄影爱好者王忠信,将镜头对准了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用一张张照片记录下了它的美丽蝶变。

从小生活在沧州的王忠信,退休后喜欢上了摄影。起初就是随手拍,记录生活里的点点滴滴。游泳、瑜伽、抖空竹,平日里的这些爱好,都被他用镜头定格了下来。

“这两年,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断推进,大运河沧州段尤其是沧州中心城区段的变化日新月异,作为沧州人,我打心眼儿里高兴。”王忠信有了记录运河变化的想法。

拍好运河,王忠信离不开他的两个“好搭档”——一个是手机,一个是报纸。

因为上了年纪,与那些专业的“长枪短炮”相比,携带方便的手机成了王忠信的首选。尽管拍摄效果会有些差距,但王忠信依旧乐此不疲地坚持着。在他心里,不管是手机还是相机,能拍出运河之美就是好设备。

这两年,围绕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多个项目开工,怎样才能及时了解这些项目的施工进度呢?王忠信的第二个“好搭档”就是报纸。

这几年,王忠信每天都会关注沧州有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闻。只要看到有新进展,他就会把相关报道剪下来、保存好,当天就赶过去,新闻里报道什么内容,他就拍什么内容。即便遇到恶劣天气,也毫不在意。“这么着急去拍照,一方面是想立刻就看到项目进展,另一方面是因为运河是沧州人的母亲河,有这份感情在,就算天气再差,也会觉得有一种不一样的美。”王忠信说。

这几年,王忠信拍摄的运河照片数不胜数。百狮园开园的时候,他一连拍了三四天,每次都是手机充满电就立刻去,直到手机断电自动关机才回家。他时常把这些照片整理成美篇发到网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中,光是《沧州史上三大楼》这一篇作品,就有一万多人次点击观看。

“论摄影水平,我还差得远,但我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把运河的变化记录下来,并和大家一起见证。”王忠信说。

2023-05-11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0409.html 1 用镜头记录 运河蝶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