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2日
第7R版:

河畔鹭影

吴相艳

鹭影翩跹 苑立伟 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唐诗里的白鹭,也是遥想中的白鹭。飞翔在唐诗里的白鹭,辅以童年幻想的加持,幻化为青天上的“白月光”,一直以为,要到东吴,到成都,到遥远的江南水乡,才能见到这纯洁的精灵。直到两年前,听说大白洋桥附近水域有上千只白鹭来翔,便欣然前往。

大白洋桥村距中心城区十多公里,南排河穿运倒虹吸工程让南运河和南排河在这里打个呼哨,卷起浪花,各自东西南北。有水滋润,草色葳蕤,青绿得泛光,树木的身姿也分外挺秀,岸边老柳全都一副临水梳妆的袅娜模样。彼时运河水量尚不算丰沛,倾斜的河床芳草萋萋,水面平缓如镜,一如舞动的丝带在阳光下缠绕人心。河中央或草滩旁,七八个大大的白点或静止成句号,或缓缓游弋,或振翅优雅高飞,在青天绿水印下白色的丽影。那份流动的安静,宛如温暖的散文诗,低调又奢华的词句字字浸润心田。虽是远观,并不得见白鹭的细致容颜,到底是白鹭家族的哪一个种群,是头戴羽冠,还是胸佩饰羽,反倒不重要了。白色的靓影,足以在心海掀起片片欢愉的涟漪,在运河之琴上,演奏出流淌的旋律。

相比其他鸟类,白鹭歌声未必动听。当夕阳闪着金光铺过河面,向鸟儿们发出了归巢的讯息,叽叽呱呱的召唤仿佛从天际传来。大自然安静下来,给归巢的鸟儿们搭好了鸣唱的舞台。运河西岸成片的高大树木上,它们在树头点缀出五线谱上的音符,一起一落,极富美感,仿佛声势浩大的交响乐婉转低回。

白鹭之美,在安静优雅,仪态万方。它们体型适中,一袭素羽,增色则太艳,减色则太淡,引颈投足间,尽显鸟族大方之态。早在《诗经》中就有“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我客戾止,亦有斯容”的吟唱,用白鹭的气度来喻指宾客的仪容不凡,足见白鹭的端庄仪态,早已成为先民审美的参照。

白鹭之美,更美在天性高贵,择优而居。它们逐水而居,被冠以“水质情况检测鸟”之名,在对水质、环境的不断挑剔、试探中,执着寻找,彼此成就。凡有鹭影,皆是清流。如此说来,能被白鹭选中的土地,就是一张绿油油、水汪汪的生态名片,本身就值得骄傲。每年四五月,白鹭循着大自然的气息迁徙而来,在这里衔枝筑巢,繁衍后代,结伴而歌,成为青天上的点缀,绿波里的风景。当初第一批远道而来的使者,要历经多少次飞翔、寻觅、抉择,才把这条北方绿丝带作为生儿育女的理想国呢?运河无语,敞开翡翠的胸膛悦纳天外来客,就是最好的答案。青天、碧水、绿树、荷花、鹭影,构成多彩音符,运河之弦终于迎来了一流的琴师,让人声、虫语、鹭鸣、鱼跃,扬抑成最美和声。

一群白鹭从头顶飞过,迅速隐入树丛。这不就是“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的再现吗?“一树梨花落晚风”的画面简直生动到骨髓里,把翔落的白鹭比喻成片片梨花融入晚风,想来只有多情而敏感的诗人才能营造出如此意境。

今年“五一”,浅夏青晴,盈盈一河绿水涤荡着运河堤岸。又到了“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季节,大白洋桥边的白鹭们又该在运河上散落成满河“梨花”了吧?心一旦插上翼翅,脚步便禁锢不了心思了,走,寻鹭去!

堤岸下,一个垂钓的汉子静坐成一个逗号,在水草边勾勒出一幅剪影。走到近前,看水桶中全是一些手掌长的嘎鱼,颇感新鲜。

“这叫黄颡鱼,就这一片水域多,别的地方钓不着。送到饭店里可比鲤鱼、鲫鱼贵多了!”

“黄颡鱼是无鳞鱼,对环境要求严格,水质不好不行,难养。”

“大哥,这里的白鹭呢?怎么一只也没有?”绕过黄颡鱼的话题,我还是心心念念那些白色精灵。

“白鹭呀,让摩托艇吓跑了!今天下午不知道哪来了两艘摩托艇,轰轰一顿响,把鸟全吓跑了。别说鸟了,鱼都不好钓,我平时都是在那边——”汉子随手一指南排河上游,接着说道,“今天在那钓不着,才来这个角上,安静些。”

“再说,你们来得也不是时候,要早晨来,什么白鹭呀、野鸭子呀,有的是!有时候我们都嫌吵得慌。你们来看风景,我们都见惯了,不觉得好看了!”汉子说完,又似乎露出了几丝得意的憨笑。

来得不是时候,不见一只鸟的翅影,心里有几许怅然。天籁之音,如果少了鸟鸣虫唱,该是多么无趣;运河上如果只有游船人声,断然不会有真正的生机。看来人与自然在发展中的和谐相处,是个永恒的话题。

看着漂亮的黄颡鱼,想起在青岛栈桥海域,曾经见一个男子用“毛笔”钓虾虎的往事。当时正落潮,男人一边用奇特好玩的方式在泥沙中钓虾虎,一边夸耀这是青岛特产,极其难抓,味道鲜美,市场上根本没有售卖。男人的夸耀激起了我的吃货热情,遂想买下一尝。男人倒也爽快,说平时都是自己吃,从来不卖的,都不够工夫钱,今天就破例卖给我。那天,我果然尝到了特殊的海味,此后别说买,在哪里都没见过那种奇特的小海鲜。

“大哥,你这鱼卖不?我买下可以不?”我的吃货之瘾再次受到蛊惑。

“你要喜欢,就送给你!”

我被惊讶到,几分钟的相识,商品经济时代,半天的劳动成果,怎么可以如此轻易拱手相送?

“真的不要钱,我没事经常钓,吃不了也经常送人。这些也就两三斤吧,若不嫌少,你们就拿着!天快黑了,我也不钓了。”几番推让,汉子似乎有点着急,直接下手把鱼一条条捞出来装进一个塑料袋。

寻白鹭而不得,却意外得到赠鱼之情。白鹭果然是天地精灵,不远千里万里寻到这里,原来这里不仅水清,人心也清。民风厚德如水当如是,孟子论政,“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政通人和体现于一切遵从自然本性,顺势发展。自古运河通南北,人情润民俗,人与人之间的坦诚,就像这一河清流,足以涤荡人心吧!

谢别汉子,带着浓浓的感恩之情走上堤岸,刚想骑车返回,就听河堤下传来一声粗犷的招呼:“先别走,又钓上一条大的——”

猛回头,夕阳不知什么时候烧红了西边的天空,两个白点自远而近,滑翔而来,在弥眼的青绿中,点染成炫目的梦幻。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不是唐诗里的白鹭,而是大运河畔流动的诗篇。

2023-05-12 吴相艳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0568.html 1 河畔鹭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