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6日
第05版:05

家门口就能出具权威检测报告、加速研判研发进程,研发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完善配套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

助力医药“天团” 加速跑

本报记者 吕 坤 本报通讯员 刘宏睿 白 雷

家门口拿到权威检测报告

“咱园区的研究院检测中心通过了CMA资质认定的现场评审,以后我们产品研发进度可以更快了。”近几天,沧州那瑞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分析岗位的陈师傅格外兴奋。

和陈师傅一样兴奋的,还有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诸多企业。此前,企业研发的样品需要寄到北京、天津甚至上海等地检测,费时费力。但不久前,园区的绿色化工研究院顺利通过了CMA资质认定的现场评审,这也意味着,以后园区的实验室就拥有了出具权威检测报告的资质。企业拿到数据证明后,再进行项目验收、产品安全监测以及研究数据决策,更高效便利。

这只是京津冀三地共同推动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从2015年起,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承接北京医药产业转移,设立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成为河北省与北京市合作共建的第一个省级政府层面的大型产业园区。此后,园区创新体制机制,科学绘制“招商图谱”,完善产业链条,真正实现了从聚集到聚变,在渤海之滨打造了一个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新地标。

研发是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为满足园区内众多医药企业的研发需求,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引入南开大学的技术研发力量,重点建设了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化学药孵化平台、分析检测平台以及中试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构建起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研发支持及便利条件。

生产规模扩4倍

尽管是第一批入驻园区的企业,近日,北京金城泰尔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施工现场仍然一派繁忙。工人们配合塔吊、叉车等机械设备将钢筋、木板等建筑材料运送到指定地点,建设者们抢工期、赶进度。以雌激素生产为主的公司三期在建项目,计划今年下半年竣工投产,预计年产原料药超1000吨,可以为企业拓展海内外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几年前,受北京产业规划的影响,金城泰尔的原料药生产受到了限制。来到沧州后,公司的用地指标得到了充分满足,并且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再到建成投产,园区都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协调解决。短短几年间,公司的生产规模扩大了4至5倍,发展势头良好。

对于像金城泰尔药业这种期望尽快投产达效的企业,园区从一期项目审批开始,就派出专门人员进行服务,大幅节约了企业手续办理的时间和财力成本。截至目前,落户园区的生物医药企业已达36家,涉及项目49个,包括福元医药公司、北陆药业、金城泰尔药业在内的多家入驻园区的京津药企已经启动二期、三期项目建设。

北京的药企生产、天津的研发助力、河北的园区保障,如今的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各项生产要素聚集融合,一个个医药项目正在“破土动工”加速奔跑。不久的将来,一个千亿元级别的高端绿色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将在这里崛起。

2023-05-16 本报记者 吕 坤 本报通讯员 刘宏睿 白 雷 家门口就能出具权威检测报告、加速研判研发进程,研发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完善配套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0887.html 1 助力医药“天团” 加速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