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河北省“我是文明市民、要为城市争光,我是燕赵儿女、要为河北争气”活动要求,献县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市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推动“双争”活动走深走实,加快建设美丽繁荣文明法治新献县,以“满分状态”书写“双争”路上的新答卷。
以行动塑形铸魂
答好“文明卷”
“双争”活动开展以来,献县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成立“双争”活动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下发工作方案、倡议书等,科学部署、高位推动,让“双争”活动以最快的速度在献县落地生根。
同时,献县将“双争”活动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广泛开展便民惠民、孝老敬老、讲文明树新风等志愿服务活动近200余次,参与志愿者6000余人次,惠及群众5万余人。
以“双争”活动为契机,献县着力挖掘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先进典型。在“献县好人”评选活动中,2023年第一季度受到表彰的“献县好人”就有21位。
光明社区居委会居民王美红便是其中的一员。她身患先天性脊柱裂,双腿不能行走,但是她克服困难,学习并精通了服装设计与裁剪、产后护理、推拿、手工文创等技艺,主导成立献县关爱残疾人之家,帮助残障朋友自食其力,为培育良好社会风尚贡献了力量。她开起农资服务站,后来还办起了超市,发起筹款、组织义卖帮助献县宏志中学患病学生;组织残障朋友会同爱心人士在县文化广场举行“服务社会,回报家乡”活动;带领大家去郭庄镇福利院看望残疾孩子;组织省内数十名残障朋友赴省会学习创业技能……
王美红是献县先进典型的一个缩影,像她一样的榜样模范还有很多……他们都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甘于奉献、主动作为。
此外,献县通过发挥选树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故事分享会、座谈交流会等活动,带动更多人参与到“双争”活动中。不断挖掘身边人、身边事,开展志愿服务,进一步影响、感染、带动身边人,在全县形成学习文明市民、争当文明市民的生动局面。
以为民之心服务
答好“群众卷”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始终是“双争”工作的重要指标。“双争”活动开展以来,献县深入开展面向特殊群体的志愿服务,全力做好全县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从而不断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为帮助广大妇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预防疾病水平,培养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广泛传播家庭健康理念和卫生健康知识,献县妇联联合县妇幼保健院,在献县第一中学开展“两癌”筛查工作。妇幼医务人员仔细为老师们进行宫颈癌及乳腺癌的筛查,详细讲解女性健康知识,耐心解答各种疑问,让更多适龄妇女树立防重于治的健康理念。此次活动共计筛查300余人。
献县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从人文关怀入手,为群众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以实践提质增效
答好“责任卷”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让献县各级各部门全面掀起“双争”活动的热潮。
开展“文明出行,平安相伴”“公勺公筷,文明用餐”“爱卫有我,健康生活”等活动,让广大群众食能安、行无忧、体康健,努力提高群众的文明素养;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居民”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道德素养,让“双争”活动走向深入;开展“文明旅游”“文化进万家”“文明窗口”活动,进一步提升献县文明形象;开展“网络文明课堂”“网络文明宣传季”“文明执法标兵”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法治素养,全面提升献县法治建设成效。
“假期人流量大,大家出行路上一定要戴好头盔,注意安全!”“五一”期间,献县交警纷纷化身为交通文明志愿者,在全县各大路口疏导交通,提醒过往行人注意文明出行;献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搭建“检察+水务”“检察+环保”“检察+林业”等协作机制,紧盯影响生态环境的“小问题”不放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献县中医院深入田间地头送医送药,为各乡镇村民提供健康巡诊服务,免费发放防暑药品和宣教手册,指导群众做好防范措施;献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飞机防治春尺蠖工作,飞行42个架次,每架次施药200公斤,飞防作业面积约2.5万余亩,有效保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全县上下一条心、一股劲,以实践提质增效,使得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到“双争”活动中来。
“双争”活动开展以来,献县创新思路,积极作为,突出文明实践,成功探索出独具献县特色的“线上+线下”“主题+活动”的“双争”活动模式,推动活动有声有色、创新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