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30日
第06版:06

高魏杨:能参善谋练尖兵

本报记者 杨静然

深夜,北京卫戍区某部,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电脑屏幕前,高魏杨眨动眼睛,试图缓解眼球的干涩。此时,他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

对于这样的加班,高魏杨早已习以为常。身为一名参谋,参与训练筹划和作战指挥,辅助指挥员决策,每一步计划、每一个方案在演习训练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在他看来,那些星星点点的作战图“暗藏玄机”,却充满了乐趣和挑战。

说起对军旅的抉择,那是高魏杨心中一段难忘的成长记忆。

2010年,19岁的高魏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想过到普通大学求学深造,但当他看到每次危难解放军战士都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奔赴一线时,他被深深感动,一种家国情怀油然而生。于是,他毅然决定报考军校。那一年,高魏杨以优异的成绩被郑州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录取。

而在父母眼中,高魏杨能高分跨入军校,离不开他多年的努力。

高魏杨出生在河间市时村乡北高庄村,父母长年外出打工,他从小就勤奋、独立、坚强。他也将这份坚韧带入了军营。

初到军营,艰苦的训练生活对于每一位新战士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军姿4个小时不倒、早晚5公里训练……高魏杨却从不叫苦喊累,反而加班加点地刻苦训练。别人休息时,他不是绑着沙袋在奔跑,就是一个人悄悄地练单杠、军姿,每次晚上回到宿舍,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他始终把军事过硬作为立足岗位、建功军营的标准,平时刻苦钻研,系统学习、饱览群书,最终成长为一名素质过硬的参谋。

第一次参与演习筹划,让高魏杨大开眼界。他意识到,参谋的每一次标图、每一处落笔都关系到千军万马,只有不断加强军事理论研究学习,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参谋。

记得那年毕业,即将分配工作岗位,为了完成任务,他带着伤病咬牙坚持;记得刚来到工作岗位,因缺乏经验,许多工作进展缓慢,他每天看书研究案例,分析复杂数据,把不懂的问题反复研究,甚至连吃饭、睡觉,手里都握着资料。

还记得2022年,部队举办参谋比武集训,时间紧、任务重,他超常训练,最终反超全区精英对手,在北京卫戍区“忠诚卫士-2022”比武中勇夺参谋比武第一名……高魏杨已经习惯了这种不断迎接挑战的步调。自2010年入伍,从普通士兵到优秀参谋,每一次都是从零开始,每一次都拿出了令人惊叹的答卷。

通过努力,高魏杨先后获得警卫第四团练兵备战先进个人一次、卫戍区练兵备战先进个人一次,两次获得卫戍区参谋业务集训总评第二名,2022年参加卫戍区参谋军官比武获总评第一名并荣立战备训练二等功,等等。而相比获得的荣誉,高魏杨更在意肩上的责任。他说:“是部队塑造了我,让我变得优秀,我会更加努力。”

2023-05-30 本报记者 杨静然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5383.html 1 高魏杨:能参善谋练尖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