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30日
第06版:06

第十七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我市代表队再次蝉联冠军

“沧州旋风”横扫“国考”赛场

本报记者 杨金丽

5月21日至26日,第十七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在吉林省四平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个“武术之乡”的1933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这是全国“武术之乡”的技艺大考,更是各个“武术之乡”座次排名的比拼重布。沧州市代表队以总分129分勇拔头筹,再次蝉联全国冠军。同时,还将大赛所设团体总分、展演项目、集体项目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四项大奖全部收入囊中。一连几天,伴随着赛程的进行,赛场上频频刮起“沧州旋风”。

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历来被武术界人士所重视,这一届比赛显得尤为重要。“武乡比赛”本来每年一届,因疫情原因,2019年举办第16届“武乡比赛”后,时隔4年,才迎来这届比赛。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吉林省体育局、四平市政府主办,涵盖全国129个传统拳械种类,赛事规格高、竞赛设项全、影响范围广。从某种程度上说,全国各个“武术之乡”水平如何?在这场比赛中可窥斑见豹。

在以往的“武乡比赛”上,我市代表队成绩斐然:第14届比赛,总分第一;第15届比赛,总分第二;第16届比赛,总分第一。攻擂容易守擂难,面对这届比赛,沧州市体育局高度重视,专门制定参赛选手选拔机制。经过层层筛选、好中选优,共派出20名运动员参加40个单项、1个对练项目、1个展演项目、1个集体项目的角逐。

谁知,比赛临近时,突发情况一再出现:先是一名队员父亲病重,不能出征。此时,距离比赛只有半个月了,在项目、组别、性别都不改变的情况下,来自孟村回族自治县的运动员张峰临危受命,参加了2个单练、1个对练、1个集体项目的4场比赛。比赛前两天,另一名队员临时接到紧急任务,无法参赛。这样一来,原定的20名运动员只有19人赶赴赛场。

在这种情况下,参赛队员克服运动伤痛等困难,团结拼搏、不畏强手,以近乎完美的技击动作、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参加比赛,共斩获25块金牌、11块银牌、3块铜牌、展演项目特等奖、集体项目(拳术)一等奖,以总分129分的成绩再次蝉联全国冠军。

这届比赛新增了两个项目,一个是集体项目,一个是展演项目。两个项目,我市代表队都勇夺第一。沧州武术节庆活动管理中心主任马文艳说,第一的背后,凝聚着众多武术人的心血和付出。

集体项目注重的是演练整齐划一、编排新颖独特、演练技艺高超。我市参加集体项目的队员来自任丘、肃宁、沧县、孟村、青县、南皮等县市,平时很难凑在一起训练。孟村开门八极拳传人、武术家吴大伟邀请大家到八极拳国际培训中心集训3天,并免费提供食宿。这个集体项目编排架构完整、选手配合默契、整体效果震撼,以9.07的高分获得第一名,从独特视角展示了武乡沧州深厚的积淀与实力。

我市代表队精心编排的展演项目中,7位运动员登场,表演了7个拳种器械,有敬学才的劈挂拳、祁明松的燕青拳、常玉刚的八极拳、宋宗信的形意拳、苗晓兰的戳脚拳、王刚的苗刀、宋志强的阴手枪……这些拳种器械展现了沧州武术的风格特点和高超的技艺水平,得到大赛组委会的高度赞誉,被授予特等奖。还受邀在闭幕颁奖环节再次登台亮相,受到全国武林同道的高度赞赏。

市体育局二级调研员刘永福说:“这次比赛,竞争太激烈,守擂太不易。但沧州武术基础厚、实力强、方略好、战术精,而且我们是真重视、真用功、真管理、真创新,才能在如林强手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中,4名运动员的表现尤为值得一提。他们是苗晓兰、张梅、吴昊、李浩。他们都以近乎完美的表演,名列两项个人项目的第一名,各自为我市代表队贡献了10分。

来自肃宁的戳脚名家苗晓兰今年63岁,几年前曾出过车祸,很长一段时间无法习武……正当全国武术界为之唏嘘惋惜时,没想到,苗晓兰再一次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了赛场上。“鸳鸯脚”“穿墙脚”“穿梭腿”,“八宝藏剑”“纯阳醉酒”……戳脚拳与戳脚剑演练下来,艺惊全场。

张梅来自孟村,和哥哥张峰一起自小拜八极名家吴连枝为师学武。53岁的她身形矫健敏捷。在她的演练下,八极拳沉稳勇烈,如虎下山;六合枪简洁明快,矫若游龙。“孤雁出群”卓尔不凡,“巧女纫针”俊秀灵动,“拦拿扎”沉稳扎实,一展武乡女儿风采。

……

参赛选手们说,我市代表队取得的好成绩,离不开市体育局的精心筹备和周密安排。比赛前,他们提前筹划;比赛中,不断给大家加油鼓劲,并为大家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付出了很多。

刘永福说,在激烈的比赛中,选手们表现得淡定从容,赛出了沧州武术的水平,展现了武术儿女的大家风范,可以说是“老中青少聚伟力,赛场频刮沧海风”。

2023-05-30 本报记者 杨金丽 第十七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我市代表队再次蝉联冠军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5382.html 1 “沧州旋风”横扫“国考”赛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