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瞳 言
6月1日上午,70岁的吴宗信早早来到亚龙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双金管乐队在活动室里排练,悠扬的管弦乐四散开来。“我们以前经常在双金公园活动,自从小区里有了活动室,这里就成了我们娱乐的固定场所。”吴宗信说。
61岁的沈金凤,正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理疗室做短波治疗,理疗时间30到40分钟,她9时出门,10时就能做完理疗回家。
沈金凤在亚龙湾小区居住,患有多年腰肌劳损,从前都是去医院做理疗,一大早出门,中午才能做完理疗回家。去年,社区有了医养结合的日间照料室,由三甲医院医生坐诊,从此,沈金凤开始了在家门口理疗的日子。
沈金凤一边做着理疗,一边翻看了下手机,说:“中药颗粒下午到,到时候医生在群里通知,来照料中心取药就行,行动不便的老人,还给送药上门呢!”
“不想做饭了,可以去熙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吃饭,也可以打电话订餐,送饭上门。”在天成熙园居住的老人李旭兰说。
近年来,我市探索医养深度融合模式,将三甲医院医疗资源向社区、乡村延伸,逐步形成以医养中心为核心、社区日间照料居家养老为基础、智慧化健康管理系统为支撑、医养结合为保障的一体化健康养老体系,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养老服务。
目前,我市已基本实现日间照料服务设施全覆盖,中心城区建成多个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医养康养示范中心。同时,发展智慧养老,拓展服务功能,在中心城区建立了信息化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家政等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同时大力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动员志愿者、爱心企业、社区工作人员等社会力量,为老年人定期开展上门帮扶和关爱服务。
三甲医院进社区,家门口就能看病、做理疗、买药,行动不便的老人还能享受上门服务;进行娱乐活动前,有健康评估,可以根据身体情况选择活动项目;不想做饭了,打个电话订餐,老年营养餐送上门;通过评估的老人,可以住进照料中心,享受日间照料服务……助医、助娱、助托,社区养老不断完善和优化,托起了老年人稳稳的幸福,越来越多的老人喜欢上了家门口的养老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