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智力 通讯员赵巍)6月10日,随着裁判一声号令,在吴桥县曹洼乡达观李村的一块麦田里,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一字排开,同台竞技。我市2023年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活动在这里开赛。
收割、脱粒、秸秆粉碎……伴随机器的轰鸣声,农机手熟练地操作,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麦粒“尽收囊中”,秸秆也被粉碎后抛撒在麦田里。经裁判考核组采集落粒、称重、计算,得出每个机手的机收损失率,现场对机收减损效果进行评定,最终评选出奖励名次。
经过精准测算,来自吴桥安陵镇西崔庄村的王林拔得头筹。此外,现场还进行了高性能玉米播种机、智能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自动驾驶、大马力拖拉机、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等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作业演示,吸引了当地群众纷纷驻足围观。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小麦机收减损大赛,为广大农机手提供了一个展示操作技能的平台,通过引导农机手在生产实践中精操作、比技能,既有利于进一步推广粮食机收减损技术,切实发挥好科技和装备在助农丰产丰收中的支撑作用,又增强了群众“减损就是增产”的意识,为全力服务“三夏”生产,确保夏粮颗粒归仓营造了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