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3日
第05版:05

瞄准腹地需求 服务量身定制

本报记者 吕 坤 本报通讯员 张诗启 刘建玲 潘 爽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和雄安新区及中西部腹地便捷出海口,黄骅港腹地广阔,肩负使命。

瞄准需求为腹地产业“量身定制”航道,围绕腹地聚集的石化产业做好污废接收处置大文章,完善集疏运体系为腹地企业降本增效——

打通能量传输的“血脉”

近日,满载沧州县域特色各类制品的货轮缓缓驶离黄骅港,开启直达上海港的航程。自去年7月黄骅港至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航以来,这条内贸航线已经实现每周一班的常态化运营。

航线的开通,改变了以前从黄骅港经过海运和汽车运输周转到邻近港口的现状,时间上节约至少5天,物流成本减少1/5。

航线可为沧州周边腹地及西北部地区提供沧州至国内沿海地区的优势航线资源,助力沧州成为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及区域货物集散中心。同时,集装箱航线的高效性和聚集性将助力黄骅港打造成参与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物流支点,形成新的陆海通道,为国内大循环培育新动能。

内贸航线有了新突破,外贸航线也在积极探索。

自去年10月底黄骅港到上海港集装箱外贸支航线通航以来,黄骅港与上海港的业务联系更为紧密了。

这条航线不仅为黄骅港织密海上航线网络,更为黄骅港腹地客户开辟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出海大通道。

除了航线不断丰富,黄骅港的集疏运体系也更加完善。

如果把港口比喻成“心脏”,那么,可以连接多种运输方式的集疏运体系,就是港口经济能量传输的“血脉”。

集疏运体系的快速高效,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缓和由于船舶随时到港、货流不均衡而引起的压船压货现象,也可以缓和货物集散对码头仓库容量过大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港口其他系统的不足,扩大港口腹地半径,从而促进港口发挥最大潜力。

港口集疏运能力只有匹配甚至超过船舶运输能力,才能确保货物进得来、出得去,保障港口正常的运行秩序。

不断完善集疏运体系,正成为近年来沧州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的有力佐证。

点对点服务 污废有“归途”

对船舶油污及含油废水等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不仅可以点对点服务中海油渤海钻井平台等周边油田类相关企业,还能有效改善港口危险废物接收处置现状,推动港口向生态、智慧、绿色发展。

今年3月,总投资5.01亿元、占地面积约200亩的黄骅港污废综合利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投入试运营,年营业收入约1.5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00个。

3月1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渤海南部海域再获亿吨级油田,这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连续3年勘探发现的亿吨级油田,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黄骅港污废综合利用项目主要对船舶污油、油泥、油脚、含油污泥及含油废水中产生的浮油等危险废物,进行收集、贮存并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也就是说,项目可以从固体废物中寻找资源,实现资源的无限循环利用,从原来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模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还具有可再生利用、节约资源的属性,通过有效处置可以恢复其原来的使用功能,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环境的二次污染。

这一项目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为每年15万吨,其中污油水3万吨、固废1万吨、污油泥5万吨、钻井泥浆6万吨,项目不仅可有效改善黄骅港至今仍无就地配套危险废物接收处置设施的现状,还能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提升港口服务能力、壮大临港产业规模,对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2000万吨石化需求打造新航道

4月15日上午,汽笛长鸣声中,来自马来西亚的美人鱼号10万吨级油轮靠泊黄骅港,这是黄骅港首次靠泊10万吨级国外油轮,标志着我国新一条液化外贸航线正式开通。

黄骅港泰地液化码头于今年3月获得河北省人民政府对外开放批复。泰地液化码头处在渤海湾陆上运距最短位置,正式开放后,可为腹地众多石油化工企业提供进海口、出海口,搭建海上外贸新通道,并完全实现外贸货物在本区域内报关入罐、装车或管输至生产工厂,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黄骅港腹地每年有超2000万吨原油、燃料油、稀释沥青需求量。为了更好地服务黄骅港腹地企业,泰地液化码头应运而生。泰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跃介绍,泰地液化码头水工结构按靠泊10万吨级散货船设计和建设,岸线总长497米,年吞吐能力440万吨。一期陆域建设规模为33.4万立方米储罐区及配套设施,接卸货种分别为原油、燃料油、汽油、稀释沥青、工业混合油、混合芳烃等。

泰地液化码头开放,同时拓展和提升了黄骅港口岸功能,为推进现代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建设,补强腹地石油化工产业链、破解石化产业物流瓶颈、加速绿色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近年来,黄骅港陆续建成矿石、粮油、通用散货等46个生产性泊位,使黄骅港成为中西部地区和雄安新区便捷出海口。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总投资558亿元的集装箱、滚装、原油、LNG等21个码头项目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强其服务广阔腹地经济发展能力。

2023-06-13 本报记者 吕 坤 本报通讯员 张诗启 刘建玲 潘 爽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5898.html 1 瞄准腹地需求 服务量身定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