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18日
第01版:01

让群众乐享“健康生活”

——我市高质量推进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工作走笔

本报记者 尹君伊

前不久,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单位落户市中心医院,这是该中心河北首家、全国第四家分中心建设单位。

根据合作协议,市中心医院将积极推进远程医疗协作系统建设,其中包括远程导管室、远程超声系统、远程会诊室、远程示教系统以及远程手术室。远程系统的一端是沧州百姓,另一端则是国家级医疗资源——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的专家们。

前些年,沧州老百姓但凡有点儿“大毛病”,尤其像肿瘤等重大疾病,往往只能去北京、天津等外地的大医院就医。严重的病情、奔波的劳碌、巨大的心理压力、沉重的经济负担,都会让患者的家庭愁眉不展。

而如今,在家门口的医院就能接受京津大医院的专家诊治,到京津就医不再备案直接结算,已成了沧州百姓的“家常便饭”。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北时强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同时,总书记就推进医联体建设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我市认真贯彻“大健康”理念,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工作融入生命全过程、全周期,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用实际行动践行让人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民生承诺。

“前些日子母亲因为肿瘤需要做手术,原本我们想去天津的大医院,但又担心来回奔波老人身体吃不消。”市民王女士说,“后来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了解到,这里就有天津肿瘤医院的专家来给病人会诊并且手术,免去了我们来回奔波的辛苦。现在母亲手术后恢复得很好,我们真是享受到了合作医疗带来的‘红利’。”说起母亲接受京津医疗专家诊治的经历,王女士感叹不已。

加强医疗卫生联动协作,深化与京津综合医院医疗资源共享,全市已有25家医疗机构与京津76家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其中北京60家、天津16家。与京津医疗机构医联体的建设,显著提升了沧州市、县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持续深化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主动承接京津外溢养老资源,稳步夯实区域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根基。沧州还加强区域教育交流合作,吸引京津冀科研院所落户沧州,积极争取京津优质高校来沧开展跨区域联合办学。沧州市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已与多所京津高校、教育机构开展了合作育人,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北京朝阳中西医急诊抢救中心等40多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实训基地。

“我先给您松解松解腰部肌肉,改天咱们拍个片子再复查一下。”在沧州市福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医护人员正为王奶奶做理疗。服务台旁,几位社区老人在等待开药,医务人员向前来取药的老人耐心讲解药品使用注意事项、用法用量等,叮嘱他们按时服用;另一边的康复室内,康复师在给老人做康复;娱乐室里,还有几位老人在练习书法……

福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医院为依靠,由市中心医院居家康养集团托管,每天都有市中心医院的中医、西医专家坐诊,提供诊疗和助医服务,并主动开展各类暖心课堂,向老年人科普医学知识,传授急救技能。为了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医保红利,日间照料中心工作人员还帮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办理慢性病医保申请,并联系相关审核科室给予快速办理。同时,为老人们开通直达医院的绿色通道:挂号、预约床位或手术、进行网络就诊、对接京津等地医院远程会诊等。

(下转第三版)

2023-06-18 ——我市高质量推进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工作走笔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6066.html 1 让群众乐享“健康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