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其征 通讯员戴玮序)记者从河钢物流黄骅港公司获悉,日前,黄骅港河钢码头两个10万吨级通用散货泊位正式通过省级口岸对外开放验收。这标志着码头4个泊位全部具备外轮靠泊作业条件,对开发沿海对外贸易、发挥全物流链创效潜能,实现临港物流产业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省有关部门对散货码头泊位、库区堆场、海关监管区、调度指挥中心、监测查验区域的作业监管条件以及各类视频监控、通讯网络、办公条件、公辅设施进行了全面细致查验。验收组表示,通用散货码头泊位现场监管条件、查验设施设置符合有关规定,完全能够满足查验监管需要,现已经具备对外开放实施查验监管条件,原则上同意码头泊位对外开放通过验收。
据介绍,黄骅港河钢码头2017年底取得试运营资质,2019年1月31日取得一期散杂货码头的外贸资质。经申请扩容升级,码头4个泊位由5万吨级升级至10万吨级。不仅承接矿石、煤炭、铝矾土等大宗散货过港,而且硫酸铵、氧化铝等出口型货种也已经形成常态化过港,并已具备超大型高精密复杂设备设施的综合过港能力,先后完成国家首座海洋牧场“耕海1号”主体钢结构装船过港、省重点化工项目的甲醇合成塔和加氢反应器,以及玻璃钢大型洗涤塔卸船作业,均开创了黄骅港内同类作业先例。去年,河钢码头全年完成吞吐量1672.5万吨,超设计能力21%,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