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引领,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今天,应进一步完善公共设施、丰富活动内容、推进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文化的积极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的灵魂。
打好公共设施“基础牌”,为乡村振兴添动力。完善各类文化配套设施,为文化建设做好现实支撑。农家书屋让村民有场所学习,为培养新型农民注入知识的力量;乡村大舞台让村民有平台娱乐,展示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的面貌与风采;孝老食堂让老年人老有所依,同时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践行孝老爱亲传统美德的机会,可谓一举多得。在建设配套设施的同时,还应将本土特色文化元素和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环境建设中,形成独特而多彩的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建设落地生根,开出文明之花,结出振兴之果。
打好文化活动“内涵牌”,为乡村振兴添魅力。深入挖掘本乡本土的优秀红色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举办民俗类、文体类等特色乡村文化活动。贵州省台盘村的“村BA”,极具乡村气息的办赛风格一时间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球赛带回了台盘村在外的年轻人,带起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更带活了当地的经济。以此为契机,台盘村将本地文化与特色农产品、传统手工艺品“联姻”,打出了台盘村的文化品牌,书写了生动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篇章。有了文化作支撑,乡村发展的生命力才更长久、吸引力才更强烈。
打好产业融合“发展牌”,为乡村振兴聚合力。乡村振兴离不开物质和资金的投入,而文化作为发展的重要资源,具备将资源变资金的先天优势和巨大潜力。随着物质不断丰富,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也更加迫切,城市居民对于田园生活充满向往。借此东风,乡村可依托自身文化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将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推出特色文创产品,打响“文化+旅游+产品”多元化品牌,以文化创意赋能乡村旅游,将客流变为资金流,激发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要坚定不移赓续历史文脉,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用文化资源为乡村振兴添动力、添魅力、聚合力,谱写充满文化魅力的乡村振兴多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