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离骚今古唱,忠贞一世可惊天。千百年来,屈原忧国忧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提及屈原,并引用屈原诗作中的名句阐述思想、寄情言志。广大党员干部要在重温传统文化中感悟家国情怀,砥砺爱党爱国、忧国忧民的精神品质,汲取干事创业强大力量。
矢志不渝,用信仰奋力书写无悔的爱国篇章。“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终其一生为祖国奔走呼号、百折不挠。他身上对祖国那股崇高、炽热、深重的爱国情思深深地感染着我们。
时过境迁,伟大的中华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取得三大历史性胜利,伟大的中华民族迈向了崭新的征程。然而,我国发展也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就更需要我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向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在爱党爱国的信仰引领下,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书写忠诚答卷。
心系民生,用情怀奋力书写无悔的爱民篇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体恤苍生,他的诗作中散发出的忧民气息,时隔千年,依然能够引起今人的共鸣。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胸怀天下、心系民生,既是对党的理想信念、初心使命的有力诠释,又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多谋民之利,多解民之忧,党员干部要沉下身子去,走到田间地头、百姓炕头,多倾听老百姓的呼声,多了解社情民意,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价值,拜群众为师,拜实践为师。要多说“土话”,少说“官话”。“打官腔”“画大饼”只会引发群众的反感。要建立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用心、用情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多做实事,少做虚功。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最重要的政绩。要聚焦群众关心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一件件抓落实,一项项问成效。
勤于修身,用担当奋力书写无悔的实干篇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为我们带来马克思主义,解救我们于黑暗之中,到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巨轮行稳致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夸父逐日”到“梦天升空”,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勇于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成功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为中国经济拓展空间,为今后发展注入活力。
当前,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强本领、勇担当是干事创业的源头活水。我们将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不断提高学习能力,接受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锻造干事创业的铁肩硬脊。
对先贤最好的纪念就是继承遗志、赓续梦想,接过时代的接力棒,赓续爱国精神、忧民思想、责任担当,让千古事迹绽放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