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28日
第06版:06

抢时灌溉 农田解渴保秋粮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近日,我市连续遭遇高温“烤”验,给农业生产带来挑战。眼下,正值夏播、夏管的关键时期,面对高温少雨的天气情况,种植户们想尽办法抢时灌溉,多措并举推进夏播、夏管,为秋粮生产打好基础。

在孟村回族自治县牛进庄乡赵庄子村,与天气一样火热的,是赵庄子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干劲儿。连日来,赵庄子村“两委”成员和志愿者们穿梭在村边沟渠和田间地头,一边忙着调配种肥、农机,确保夏玉米应种尽种,一边忙着在沟渠里下泵,将灌溉水调到地头为农田解渴,确保出苗率。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反哺乡村建设,去年10月份,经过商议、表决,赵庄子村“两委”决定由党支部领办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了全村近1300亩土地,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精细化管理。

“大伙儿信任村班子,把地交到俺们手上,无论克服多少困难,俺们都要把地种好,保证收成。”赵庄子村党支部书记赵立华说,夏粮颗粒归仓后,他们一直关注天气情况,择机播种夏玉米。

“对玉米来说,播种之后的水分管理很重要,只有浇透了,出苗率才有保障。我们地边的沟渠距离河有十几米远,只要能把河里的水调到沟里,灌溉就特别省事儿。”为了确保播下的种子及时“喝”上水,赵庄子村“两委”成员和志愿者们齐上阵,有的在河边盯着下泵,安装扬水管道,确保管线畅通,有的在地头忙铺水龙,顶着高悬的日头遍浇每一块儿田地。这一天,要从早晨5点忙到晚上7点。

“目前,俺村500多亩地已播上了夏玉米,最早播的已经出苗了,长势不错。接下来,我们还要随时关注天气情况,加快播种速度,争取在五六天内结束夏播。同时,加强田间管理,确保秋粮也能取得好收成。”赵立华说。

位于吴桥县东宋门乡的沧淼家庭农场,则借助现代灌溉设施,为农田解渴。

来到沧淼家庭农场,指针式喷灌机正缓慢转圈行走。只见这个“大块头”张着“大翅膀”,一簇簇水花在“翅膀”下喷薄而出,如细雨般滋润着土地。

“为了抢时灌溉,近两年,我们相继引入了7台喷灌机。这几台机器,最短的110米长,最长的能达到185米,覆盖面积大、效率高。”农场负责人王立新说,沧淼家庭农场共流转了3000多亩土地,以小麦、高粱、玉米等大田作物种植为主,引入现代化灌溉设施,就是为了满足规模化经营后的抢时灌溉需求。

“收完小麦后,我们就抢播了夏玉米、夏高粱。如果灌溉跟不上,容易干种。”采用喷灌机进行指针式作业,110米长的就能覆盖56亩地。不仅如此,灌溉用时也短,机器走一圈,快的只需两天两夜,慢的也就用3天多。“要是在以往,大水浇灌56亩地,得半个来月。”王立新说。

除了省时、高效,王立新看中的,还有省工。“大规模种植,人工不好雇。原来一个井就得一个人盯着,现在机器离得近,一个人能管上3台喷灌机。综合算下来,每亩地灌溉成本可节约10多元钱。”

由于天气干旱,农场附近的沟渠存水量有限。除就近引水,王立新还从其他沟渠里二次引水。“对于喷灌机覆盖不了的地块,我们也正铺设水龙灌溉,全力让已经播种的地块都喝上水,盼着多出苗,奔个好收成。”王立新说。

2023-06-28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6429.html 1 抢时灌溉 农田解渴保秋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