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祁凌霄)省作协近日组织国内、河北和沧州部分作家,深入大运河沧州段、港口煤炭港区、旱碱麦示范区等处采风。通过与基层群众交谈,参观生产建设场景和文化成果,深刻具体地感受沧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他们表示,通过这次采风,作家应在人民生活和实践中提炼艺术灵感,以文学视角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沧州进程。
据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本报文学编辑高海涛介绍,作家们来到黄骅港煤炭港区、园博园、市博物馆、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地开展了为期3天的采风活动。对于大运河沧州段,《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认为,大运河文化积淀已成为都市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应以之为中心,以生态提高价值,以文化推动发展。中国煤矿作协主席刘庆邦认为,深入挖掘运河与沧州地域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文脉,发展创新,深具当代意义。在大运河捷地分洪设施等遗产点,中国煤矿作协副主席徐迅和四川创研室副主任杨献平,惊叹于运河水工的智慧与力量,感受到当代沧州人昂扬的精神状态。
看到黄骅港煤炭港区的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发展,《中华读书报》总编辑助理舒晋瑜认为,依托地理优势,沧州正走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的大道上。与旱碱麦示范区农民代表、基层干部深入交谈后,《当代人》主编宁雨认为,盐碱地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省内作家们表示,多样的沧州非遗传承是创作的丰富题材,应围绕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进行多元化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