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6日
第05版:05

人与自然的崭新诗意

——路玉洪诗集《沧桑雨》发布暨分享会侧记

诗集《沧桑雨》分享会现场

本报记者 高海涛

7月2日,由市作协主办,市图书馆、市作协诗歌委员会承办的路玉洪诗集《沧桑雨》发布暨分享会在市图书馆举办。来自我市的30多名诗人、作家参加了分享会。

路玉洪曾是我市纪检干部,退休后写起了诗歌,在杨博、祝相宽等老师的鼓励下,经历了在沧州诗社和吕游诗界蹒跚学步和锻炼,创作了大量诗歌,并有作品发表在《诗选刊》《鸭绿江》《奔流》《沧州日报》等报刊。“看到写了几百首诗,在家人与几个同学的督促下,我下决心从2018年到2021年的作品中,选了168首结集,曰《沧桑雨》。《沧桑雨》立足大地,叩问生命,从感性到理性,书写了亲近草木、回归自然,感恩父母、满怀乡情,感悟人生和反映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四个部分。表达了我对祖国的情怀,描写了个人的心路。”路玉洪说。

分享会上,中国作协会员王秀云说:“通过《沧桑雨》,可以看到路老师对生活的态度、对诗歌的追求。路老师的诗歌作品中,有的是几句、有的是整首诗都非常出色,带有很深刻的思辨色彩。让我们这些已经退休和即将退休的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味道,这是诗歌带给我们的魅力。”

中国作协会员杨博说:“《沧桑雨》耐读、耐品味。说耐读,是因为这些诗短小精微,蕴含了颇为深刻的寓意,将诗人的构想和心迹延伸了多少倍,拓展了多少倍,使人读之如饮甘泉雨露,受益匪浅;说耐品味,则是诗集所辑录的大部分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和语言特色,而非单纯的思想表述,兼及对多个生活层面的厚重思考,读来令人倍感亲切与温馨。”

中国作协会员祝相宽说:“路玉洪为人谦和、古道热肠,令人尊敬。岁月沧桑,社会在变,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在变。岁月像一场一场的雨,洗刷旧迹,催发新生,落在大地上,也落在人们的心里、落在诗句里。我喜欢有思想深度的诗歌。路玉洪是一个擅于思考的诗人。就内容而言,他思考的触角是敏捷而多向的。大到岁月、祖国、生命和大海,小至小鸟、落叶、野草和脚印。在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技巧上,他一直在思考、探索和尝试,力图找到最佳出口。”

出差在外,未能与会的《渤海风》主编刘国莉发来微信:“路玉洪的诗歌满怀对大自然的敬畏,亲切,温厚,深沉,低调内敛,不事喧哗。大量诗作贯穿了生态忧思,思考人类在生物圈中的位置,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诞生了崭新的诗意境界。”

分享会主持人吕游说:“通过分享诗集,我们深切感受到路玉洪诗歌创作的特点和思想品质。我认为沧州现代汉诗创作应该秉承的方向是沿着中国古典诗词之路,走出一条属于沧州的现代汉诗创作之路。路玉洪现代汉诗创作中凸显出的意境之美、含蓄之美、语言之美恰恰契合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特质。这种巧合体现了路玉洪将现代汉诗创作嫁接到中国古典诗词上自觉、自律的审美追求。”

最后,市作协主席苗笑阳作总结:“《沧桑雨》的出版对沧州诗人的创作激情,起到一种激励和推动作用。一本书不是一个句号,一定要放大格局,把她作为新起点,继续坚持文学梦想,坚守使命,一路‘沧桑’地走下去,直至见到彩虹。”

2023-07-06 ——路玉洪诗集《沧桑雨》发布暨分享会侧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7017.html 1 人与自然的崭新诗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