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将传统平面PPT课件一键导入3D编辑器,升级为“3D课件”,实现个性化教学资源建设;学生用APP预习复习,随意切换教材版本,枯燥的文字变身动画演示;无需借助任何外接设备和网络,一副头显就可以实现近万组人体解剖资源的可视化交互展示,并支持无线投屏、多人协作……
位于沧州高新区的奥医(沧州)科技软件有限公司,从医学院教学入手,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已拥有65项软件著作权及专利,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教学成本。
如今,不仅国内头部医学院校纷纷来沧寻求“量身定制”,海外客户也陆续递来橄榄枝。
1
新潮教学 让课堂立体让微观清晰
头戴VR设备、手持操作工具,无须消耗真正的人体部位,一场虚拟仿真的人体局部解剖开始了。
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复旦大学、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学生都可以利用这样轻便的虚拟仿真设备进行模拟训练。
虚拟仿真设备在教学中并不新奇,但传统教学设备的配置,每套采购价格约20万元,且设备组合繁琐、对使用场景要求较高不说,高昂的投入也不能保障学生“独享”教学资源,VR课堂的真正价值难以体现。
位于沧州高新区的奥医(沧州)科技软件有限公司历时一年多搞研发,推出移动版VR人体解剖系统。这套重量仅为390克的VR一体机,可支持近万个数字模型、6000个中英文注解翻译、200多组仿真动画等数字资源流畅使用,系统涵盖22项三维交互功能,还支持无线投屏、多人协同操作,设备采购成本大幅下降。
而这,只是奥医开发的虚拟仿真云教中心的部分功能。
长期以来,医学院面临着诸多教学痛点——书本和教学PPT难以立体展示人体部位、大体老师稀缺解剖实训面临窘境、VR设备数据采集不够精准、教学成本高昂。诸多痛点为企业带来了创新挑战。近年来,奥医搭建起了虚拟仿真云教中心,教师把PPT一键导入编辑器,即可生成直观立体可交互的3D课件,可以满足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科研比赛、资源库建设等多场景应用;学生端采用AR技术,可以实现所有三维资源的AR化展示,内质的AR教材,可以匹配和同步国内所有出版社出版的基础解剖材料;学生端和教师端可以通信连接,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收老师发送的3D课件和测试习题,高质高效地完成课程预习和测试任务;数据端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使用,系统会自动生成3大模块、20个维度的教学反馈数据,为院校在日常教学管理、学科建设、资源库建设、科研等方面提供大数据支持。
2
从虚拟现实到虚拟仿真 不做游戏和硬件
短短几年间就拿下65项软件著作权及专利,奥医平均年龄约30岁的研发团队,是企业持续创新和不断试错的底气。
梳理奥医当家人、“85后”创业者杨俊明的创业路径会发现,不被成功冲昏头脑,也不因失败一蹶不振,成就了公司成长的内驱力。
大二那年,当很多同龄人还在金字塔中享受生活的时候,正在西安理工大学就读的杨俊明就感受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东风。
学生会迎新的新生入学手册让他格外关注,这个薄薄的小册子虽然完整介绍了学校,但显然不能满足外地人对这座古城的好奇与向往。在与校方反复沟通后,他最终拿下了新生入学手册的制作权,承诺对新生免费发放。他牵头成立了工作室,从设计制作到业务跑办认真细致,最终的新生入学手册附加了西安的文化旅游导引,怎么吃、如何玩、哪里值得去,一览无余。这个入学手册一炮而红,找上门来的合作方越来越多,杨俊明的团队凭借着广告植入,收获了百万元的“第一桶金”。
要做虚拟现实的想法是从大三开始的。在进一步的创业中,他了解到即便是在德国的工业领域,虚拟现实也还有更多的机会。一毕业,他便集合人马到北京再次创业。
这是一家略带少年气但又有拼劲儿有实力的初创公司,也是一家有自己“脾气”的初创公司。那时,提到虚拟技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游戏开发。但这一金光闪闪的领域,却是杨俊明坚决不涉足的领域。游戏的经济价值他不“感冒”,跟大公司去“卷”硬件,基本属于鸡蛋碰石头。不碰游戏和硬件,这是杨俊明大学刚毕业就想通的事情。
但是技术控创业,终究只能赚个“辛苦钱”,尽管没日没夜地不断创新、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但最终,研发成果的溢价都被别人赚走了。
没多久,公司入不敷出,创业以失败告终。
3
为顶尖院校量身定制
赔的是钱,但赚的是技术。
杨俊明这样告诉自己,虽然创业失败了,但在技术的积累方面,团队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不说别的,单就飞行员驾驶舱模拟系统来说,在别家还停留在起飞降落等常规仪表参数的模拟阶段,杨俊明和他的小伙伴们就已经实现了温度、气流等的变量模拟突破,而新加坡数字城市建设的建模工作、让法国巴黎的城市从平面变为立体,也都有他的技术团队参与其中。
2015年,沧州团队去北京招商,这让沧州人杨俊明多了几分好奇。也是那次招商会,他意识到自己“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因为当他还在为一个个项目倾尽全力的时候,别人已经开始做平台了。“我现在跑得快是因为‘骑着自行车’,当人家‘路’修好了,就可以跑‘汽车’了。”
回乡创业,杨俊明打开了新的天地,这一次,技术的附加值得以体现。
教育、地产、建筑、工业四大领域,让公司订单排得满满的,但“要实现单点突破打造无可复制的竞争力”的念头时刻撞击着他的内心。
认真梳理后,他们选定了没有任何医学背景和资源的医学教育领域。尽管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他们仍然走了弯路——临床应用的手术模拟需要足够专业,不是他们短时间能够驾驭的。
调整方向,在北大医学部教授的建议下,他们选定了基础人体数据的开发,从解剖的虚拟仿真做起。
国内最大的AR教材数据库支撑了奥医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库,单人体数据就收录了约5000个模型组,更精准更丰富的数字人体,涵盖运动、消化、呼吸、神经、脉管、泌尿、生殖等各种数据和三维展示。精准之外,灵活便捷的操作也让其在教学应用中大显身手。
在英国展会上,体验过奥医技术的全球顶尖的VR设备制造商,也禁不住感叹“从未见过如此精细的软件”,并当场就要签合同。
过硬的技术和高精度显示,让国内顶尖院校找上门来。北大医学院需要量身定制局部解剖的虚拟仿真技术,上海复旦大学则对口腔的虚拟仿真提出更高要求,奥医的软件开发和平台搭建,加上顶尖学府的专业知识,可以对指导未来临床手术产生相当的影响。
这个新奇的医学课堂,不仅国内缺口巨大,也让国际客户颇为期待。而杨俊明想要通过附加值高的软件研发,找到自己不可被复制的优势,赋能全球教育的梦想,才刚刚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