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1日
第05版:05

搭乘“电商”快车,沧州的特色农产品、县域特产、工业制品,正在各自领域乘风破浪——

抢占赛道 沧州特产正远游

本报记者 吕 坤

电商“刷”出“颜值经济”

磅毛、墩杯、剃毛、注胶、拼接刷杆……十几个步骤下来,一支化妆刷诞生了。

定妆的、修容的、打腮红的、画眼影的,2023年的“6·18”,青县化妆刷线上销售超500万支。

在各大平台搜索化妆刷的内容,都会发现,10个美妆博主有5个都在推荐沧州化妆刷,是公认的大牌“平替”。

不仅有“平替”,联名款也是非常夺目。选用24K镀金管,加上绿檀的柄、雪狐的毛,这样的定制款毛刷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在使用感受上,它柔软细腻、抓粉能力强,接触皮肤还冰凉,简直是美妆神器。

中国刷子千千万,河北沧州占一半。

目前,青县当地有253家化妆用具企业,全县44万总人口中有1.6万人从事化妆刷行业。小小的化妆刷年产值30亿元,这刷出的“颜值经济”不容小觑。

在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经验后,康绍兴在2006年创办了沧州第一家国产化妆刷厂,2011年又注册了“艾诺琪”商标,至今已推出500多款产品,还与北京颐和园联名推出化妆刷文创套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这些年,乘着电商的东风,青县当地涌现出“艾诺琪”“琴制”“受受狼”“秦舞堂”等诸多化妆刷品牌,这些自有品牌通过互联网新玩法打通渠道,赢得市场青睐,成为国货化妆刷界的“网红”。

2021年,青县获评“中国化妆刷之乡”。如今,当地注册了500多个品牌,产品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每年有上亿支化妆刷从青县走向全世界。

农家女的电商生活

在电商日益繁荣热闹的新时代,赋闲在家的家庭主妇“触网”后,生活轨迹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开海季,宋亚萍忙在码头,接新鲜的海产品上岸,休渔期,她也不闲着,各类加工过的海产品每天也都订单不断,统计好每日货物品种数量,就可以安排装箱送货。

几年来,多个500人的微信群、几千名微信好友,很多都是她的忠实客户。

而在8年前,宋亚萍还是个地道的家庭主妇,一家人靠着丈夫出海捕鱼的收入维持生计。曾经的过度捕捞让渤海湾的海产品产量每况愈下,为了保护生态,封海时间越来越长,靠海而居的一家人明显感受到生活的压力。

直到她接受了黄骅市新林坡创业服务中心的免费系统培训后,开始借助电商销售海产品,选择纯粹的黄骅海鲜进行销售,网络推广、建微信群,很快,销售网络被打开,自家的海产品供不应求,宋亚萍开始联系更多“船老大”,从码头上直接接下最新鲜的上等货源。

“袖珍女”赵重雪每天都是忙碌的。她的黄骅农特产品小店生意越来越火爆,老顾客常年回顾,新顾客络绎不绝。

打单、打包、安排发货……这时她每天的工作日常,而经营范围,也囊括了旱碱麦、苜蓿、面花、虾酱等家乡特刊,在销售途径上,赵重雪也实现了抖音、快手、淘宝店铺的全覆盖。

进入电商领域的赵重雪,如今的网店年销售额已经有数十万元,从“手心向上”到成为家庭收入的主力,她在把家乡农副产品卖到全国的同时,也在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有身体缺陷的人。

做跨境电商就是“刨花生”

“做跨境电商就像是在刨花生,看到的是一个,拉出来是一串。”2023年是崔红艳在沧州中拓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工作的第9个年头,这9年间,她常常会感慨跨境电商的市场之大。

这也是多数跨境电商人的共识,可卖的商品种类越来越丰富,越做市场越大。

对于国际市场之大,土生土长的献县人赵金环也感触颇深。

20多年前,赵金环还是连河北都没走出过的农家女,试水国际贸易闯入迪拜后,她一路“开疆拓土”,拥有了自己的贸易公司,搭建了献县乃至河北与迪拜的桥梁。

那时候的生意有多好做呢?赵金环回忆,例如国内做的塔袍,运到迪拜就很快售空,无论多少。就连穿在身上的装备都会引来客人询价……

“哪怕是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总会‘东方不亮西方亮’。”崔红艳感慨,跨境电商有让人越做越上瘾的魔力,当企业做好了展示端口,会有很多客户找上门来,而企业需要做的,就是针对客户需求提供产品,保证品质和服务。

凭借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的发展,买全球、卖全球的效率也在不断提升。很多时候,跨境电商企业将产品运到海外仓,国外客户下单后最多三五天就可以收到货物。

2023-07-11 本报记者 吕 坤 搭乘“电商”快车,沧州的特色农产品、县域特产、工业制品,正在各自领域乘风破浪——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7532.html 1 抢占赛道 沧州特产正远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