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白天温度高大家都知道注意避暑,但“夜晚高温”却往往被忽略。尤其是老年人不舍得使用空调、电扇,可能带来健康问题。被忽略的“夜晚高温”或更凶险。
可能引发这些问题
增加死亡风险。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夜间热量强度与居民死亡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即使是在日平均气温不变的情况下,与非高温夜晚相比,高温夜晚中居民的死亡风险仍要高出40%至50%。
干扰睡眠。夜间高温还会干扰睡眠。一项研究发现,全球范围内,人们热醒的次数正变得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夜间温度升高会使平均每人每年减少44小时的睡眠时间。
在气温超过30℃的夜晚,人均睡眠时间减少了约14分钟;夜晚气温只是超过25℃,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可能性也会增加3.5%。尤其对老年人和女性来说,睡眠水平受温度上升影响更为明显。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夏季睡不好的危害性比其他季节更大,因为人体白天出汗较多,若晚上再失眠,会引起心肌缺血、血压增高,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容易引发心脏病。高温天气更易诱发中风,而热夜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40%至50%。需要随时警惕中风风险,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这样应对
空调试试睡眠模式。夏天白天将空调温度设置在26℃,晚上设置在28℃,既省电,体感也舒适。睡眠时可以使用睡眠模式,风速自动调到最小,防止晚上睡觉大风量导致感冒,同时内机的噪音也会降到最小。
使用电扇别对着人吹。想要吹着舒服还降温凉快,应该把风扇对着窗外去吹,而不是直接对着人。这应用了“伯努利效应”。当然,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室外温度比室内温度低的情况。
睡觉之前冲个热水澡。热水澡可以刺激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增加从身体躯干到手、脚等外围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身体热量有效排出。可在睡前1小时至2个小时洗澡,可以平均加快10分钟的入睡速度,而用40℃到42.5℃左右的水洗澡是最佳的,可以显著改善整体睡眠质量。
保持心理上的“凉爽”。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人的精神稳定,一旦温度上升幅度增大,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越要心静。
睡觉之前注意喝杯水。老人晚上喝200毫升水,可以使早晨血黏度下降。降低血黏度,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
日常试试喝杯助眠茶。可将莲子芯与绿茶同冲泡,夏季天气炎热,睡眠难安,心烦者,不妨常饮。常出差的人,可以将莲子芯20克、绿茶30克,分别分成10等份,装入茶包中,随身携带,时时冲饮。此外,睡前尽量别喝浓茶和酒精类饮品,高温环境下更影响睡眠。
高温天气提前拉窗帘。如果卧室下午或傍晚依旧阳光充足,则可在白天气温升高时提前拉上遮光窗帘,这样室内升温会慢下来,相对更加凉快。
据《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