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4日
第03版:03

冬枣变“夏枣” 抢先上市走俏

——孟村农户种植大棚冬枣抢商机

本报通讯员 刘冠一 杨 洋 本报记者 周 洋

“来,快尝尝我家的冬枣,又大又脆又甜。”7月17日早上,走进孟村回族自治县辛店镇谷林村的今朝家庭农场,负责人张金钊热情地招呼记者品尝成熟的冬枣。

在这家农场的冬枣大棚里,记者看到,枝繁叶茂的枣树上,一颗颗饱满的冬枣挂在枝头,红润透亮,惹人喜爱,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枣农们娴熟地将它们摘下,然后分拣、装盒、打包发货,送到千家万户。

“今年的冬枣品质不错,甜度脆度都很好,6月初成熟开始采摘上市,销售也不错,已经卖了一万多公斤,效益很好。”张金钊说,冬枣一般在9月份成熟上市,但今朝农场采用日光温室种植模式后,冬枣可以提前3个月上市,弥补了这时冬枣市场的空白,可以显著提高冬枣的种植效益。

今朝家庭农场是孟村大棚冬枣的种植大户,拥有各类温室大棚21个,占地100亩。为进一步打响农场的冬枣品牌,近年来,这家家庭农场积极探索引进了冬枣新品种,相比于技术成熟的传统冬枣,新品种冬枣具有品质更好、口感更加脆甜、个头更大的优势,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为新品种冬枣打入高端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今朝家庭农场大棚冬枣亩均产量能达到1000余公斤,每公斤市场价近百元,为农场和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近两年冬枣市场比较好,客户需求量大,供不应求,很多外地的客户纷纷下单,农场大棚冬枣年效益可超80万元,计划今后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张金钊说。

特色种植铺就致富之路。近年来,孟村大力发展大棚冬枣种植,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设施特色农业种植,实现了冬枣错季产出。目前,孟村冬枣种植面积达4800余亩,每年冬枣产量达近500万公斤,带动千余名群众增收。

2023-07-24 ——孟村农户种植大棚冬枣抢商机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8684.html 1 冬枣变“夏枣” 抢先上市走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