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7点到9点,黄骅市齐家务镇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直播间里,王道东与白义通正在直播带货。两个人熟练地操作着直播设备,一会儿拿起面前的农产品进行推荐,一会儿介绍起家乡文化。直播桌上,旱碱麦、旱麦挂面、冬枣、盐包、麒麟文创手工摆件等琳琅满目。
王道东,小王庄村党支部书记;白义通,王花庄村党支部书记。他们和周边的西北村、大科牛村、杨官庄村等6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一起,轮流值班,每天准时直播。他们的抖音号叫作:齐家务镇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
今年4月24至28日,参加完中组部组织的全国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齐家务镇8个村的党支部书记萌生了成立党建联合体的想法。在齐家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5月20日,齐家务镇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顺利揭牌成立。
从一个人想事干,到一群人找事干
齐家务镇是传统农业镇,绝大多数村庄是农业村。这8个村分属3个片区,共有土地46000亩,土地比较集中,以基础农业为主,适合集约化生产。原来,村村各干各的,形不成规模和优势。
参加全国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学习后,8个村的书记们茅塞顿开:一个人想事干不如大家一起找事做,何不把大家联合在一起,这样就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高效管理、共同发展的目的。就这样,齐家务镇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应运而生。
书记们决定从当下最流行的抖音直播入手,宣传家乡和农业。他们每个人自掏腰包拿出1万元,用作启动资金,并相约,资金如果不够,再一起集资。如今,每个人已经拿了1.5万元。“联合8个村的力量,大家群策群力,优势互补,互帮互助,为壮大集体经济、农业产业化发展,蹚出一条新路来。”大科牛村党支部书记于文举说。他也是联合体的发起人。
8个人说干就干。他们马不停蹄地赶赴沧州市区、肃宁,以及迁西、石家庄等地考察学习电商直播知识,采购电商直播设备,并联系各企业对接合作事宜。
遇到点儿困难,哪能就打退堂鼓
昨天上午,王道东与白义通临时加了一场直播。
经过近两个月的学习和摸索,书记们已基本掌握了直播设备的操作和技巧。他们语言平实真诚,不同于其他直播间带货的帅哥美女,推荐商品之外,还会介绍家乡的历史与文化。比如,带货脆冬枣时,他们不仅把娘娘河孕育聚馆原始冬枣林、历史上深情的弘治皇帝赞誉冬枣是“枣中极品”的故事娓娓道来,还提醒粉丝金秋十月别忘了来齐家务进行一场冬枣之旅。带货麒麟文创手工摆件时,他们顺带介绍了国家级非遗项目麒麟舞的历史传承。
“我们这些四五十岁的村支书第一次直播时闹了不少笑话。但这是大家自己想干的事,再难也要坚持下去。”于文举说。
村里的事情千头万绪,书记们工作都很忙,但再忙,直播的事儿谁也没耽误过。他们每2人一班,4天一个循环,直播时间从晚上7点到9点。大多时候,他们都顾不上吃晚饭,随便扒拉两口,或者啃个面包,就凑合过去了。以至于书记们开玩笑说,回头和方便面厂联系联系,可以边直播边煮面吃。直播结束后,还要复盘直播、分析数据、总结经验得失,等回到家,经常是半夜十点半、11点了。饶是这样,谁也没有一句怨言。
“这可是当初咱自己愿意干的,遇到点儿困难,哪能就打退堂鼓?”大家在这一点上态度特别一致。
短短两个月,他们不仅熟练掌握了直播技巧,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还与相关单位一起举办了首届大学生农商直播大赛、“四季村晚”文化演出,“河北有好粮·盐碱地里话麦香”全媒体联动还到这里进行了直播……
直播带的不仅仅是货,还有情怀
在农业产业发展上,8个村各有特色:西北村实行的是中粮·博远“360+”农事服务模式,大科牛村实行了“‘农业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保底+分成”“居间服务”模式,后韩村形成了“农业公司+村委会+农户”土地流转模式……成立联合体后,他们可以互相借鉴这些模式,在取长补短中探索出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模式。杨官庄村、卸甲村等已经在探索“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联合体成立后,可以借助各村的特色,整合齐家务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让景点串连成片。联合体还计划用一年时间把直播平台打造成助力乡村振兴农产品销售基地,让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引领带动大家走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订单化种植的道路,深度延伸农产品产业链,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形成以西北村、大科牛村等6个村为主的4万亩成区连片旱碱麦生产种植基地,将王花庄村打造成西瓜、红薯种植加工基地……
齐家务镇副书记于建朝说,党建联合体的成立,推进了党建联建共建机制,使基层党组织从“单打独斗”向“联建共建”转变,从“一元发展”向“多元共促”转变,进一步整合资源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转换为发展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自从在抖音开播以来,他们就收获了一拨固定的粉丝,以及威望、信任和好感。这拨“60后”“70后”“80后”的书记“大叔”们,天然就有一般抖音号难以媲美的公信力。两个月来,销售额虽不算高,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干事创业的豪情。他们说:“我们直播带的不仅仅是货,还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