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哲学逻辑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体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彰显鲜明理论品格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与“三大全球倡议”分别蕴含的新发展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共同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所蕴含的政治智慧和路径举措,又为践行新时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提供了方法论支撑,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彰显鲜明理论品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既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又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路径,彰显了强大真理力量,体现出鲜明的科学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以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依归,既关注人类整体利益,致力于增进全人类共同福祉,又着眼具体的“人”,主动回应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强烈愿望,致力于为实现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体现出鲜明的人民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担当,其正确性和必要性不断为现实世界所证明,其思想内涵和理论体系随着形势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
从文明逻辑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根植于中华文明,共同引领新时代国际关系理论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中华文明以整体性、共生性思维看待和理解不同地域、不同语言的社会与人群,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奉行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尚德远战、止戈为武的安全理念,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和合精神,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所秉持的命运与共、和平共处、和衷共济、合作共赢、包容共享等原则,传承中华文明基因,有力彰显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积极探索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创举。
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惯于从实力地位、地缘政治等视角观察世界,“霸权稳定论”“文明冲突论”等都体现出强烈的排他性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的核心要义既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又同联合国宪章以主权平等、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为基础发展友好关系,以集体和和平方法维护国际安全,以国际合作推动解决各国间经济、社会、文化问题等宗旨和原则高度契合,共同构成东方智慧在国际关系理论上的创造性、创新性表达,为人类思考国与国相处之道、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范式。基于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存在本质区别,充分表明中国永远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不会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那一套,不会以牺牲别国安全为代价保障自身安全,不会挑动分裂对抗,不会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而是始终坚定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议”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基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对时代课题的思考、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三大全球倡议”紧密相连、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中国方案。新征程上,党的对外工作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鲜明旗帜,努力汇聚全球正能量,共同推动“三大全球倡议”落地落实,践行我们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庄严承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二)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