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采访知名诗人群体。从开始的忐忑到熟悉之后的放松,诗人们的平易之风和追求真我的品格,令人难忘。
恳谈会结尾,谈到做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市作协主席苗笑阳的一个比喻十分准确生动。他说:“一个诗人、一名文学工作者,应该做一株会思考的芦苇。”
那在水一方的芦苇,既有像竹一样的高洁品质,又有柳条一样的柔韧,还有草一样的顽强生命力,更有像粮食一样极强的实用性。诗人,如果没有高洁品质就不会保持独立人格和清醒头脑,没有柔韧的内心就不会察微而知著,没有顽强的生命力可能会被一时的困境所击倒,作品不能贴近现实就不会有益社会从而传之久远。
但愿未来的岁月里,沧州能有更多这样思考的芦苇拔节而出,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要敢写敢歌、理直气壮、正大光明,对丑恶事要敢怒敢批、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用优秀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社会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为沧州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而继续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