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出发
这个暑假,李天悦每一天的安排都是从凌晨4点半开始的。
每天这个时间起床,5点半赶到爱心粥屋,已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习惯。
18岁的李天悦是一名准大学生,刚刚考入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从6月中旬到现在,他几乎每天都要到位于黄河路上的爱心粥屋从事志愿服务活动。
这是一家专为环卫工人和困难残障人士提供免费早餐的爱心服务站。整个暑假,李天悦都在这里当志愿者。
一到粥屋,李天悦就开始忙碌起来。收拾餐桌,摆放碗筷……准备迎接当天的第一批客人。
从6点半开始,一波又一波的客人陆续走进粥屋。人最多时,这间充满温情的屋子能挤进近百名客人。
两个多小时里,李天悦要一遍遍打扫餐桌,清洗上百副碗筷,还要随时准备着到后厨帮忙……一刻也站不住脚。
直到7点半左右,客人渐渐少了,李天悦才稍稍轻松一些。吃罢早饭,打扫完卫生,再为第二天的工作做足准备,李天悦的志愿服务工作终于可以告一段落,而这时通常已经8点左右。
熟悉面孔
在爱心粥屋,李天悦是客人眼中的熟面孔——两年前,爱心粥屋刚成立时,他就在这里当志愿者。
年轻人爱睡懒觉,李天悦也不例外。最初那段日子,为了能让自己按时起床,他总是要设定四五个闹铃。
在爱心粥屋当志愿者非常辛苦,李天悦常累得腰酸腿疼。起初,他也想过放弃,并且中断过一两天。可这并没有让他感到轻松,反而心生愧疚,觉得自己是个逃兵。
从那以后,每到寒暑假,除非有特殊情况,李天悦都会到粥屋来做志愿服务活动。如今,李天悦不再需要设置闹铃,对他来说,每天早起已经成为习惯。
除此之外,几乎每个星期日的上午,李天悦都会来到人民公园西门,参加沧州博爱人生志愿服务协会组织的公益便民服务活动。
摆放桌椅、维护秩序、为市民作引导……在李天悦影响下,他的四五位同学也喜欢上了做公益。
幸福满满
李天悦说,做公益是一件幸福的事。
这不光是因为平时走在大街上,经常会被曾经帮助过的人认出来,更因为在做公益的过程中,能结识很多充满正能量的人。
饭勺、油壶……爱心粥屋里的很多东西,都是志愿者们从家里带来的。有的志愿者每天早晨8点前就要到单位,却仍坚持来粥屋帮忙。有的志愿者是伤残人士,原本是可以来享受服务的,却成为了志愿者,并且一天不落。
尤其是沧州博爱人生志愿服务协会的赵永亮,在李天悦看来,他说话很暖,能记住每一个志愿者和每一个来粥屋吃饭的人的名字。
过些天李天悦就要开学了。对他来说,参与公益活动让这个暑假显得与众不同。他说:“不管是在爱心粥屋,还是参加公益便民服务,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和自己的付出相比,收获的感动和成长反而更多。到了大学之后,我会努力加入学校里的爱心公益组织,把爱心传递下去,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