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30日
第05版:05

呼唤“小修小补”回归

■ 北 思

最近,邻居张姐家里有两双鞋坏了需要修补,还有几件衣服想要改一下,她骑车在附近几条街巷转了几次都没有找到摊位,不得已在业主群里求助。有人回复她,颐和文园商业街有个修鞋摊,而改衣服的话可以去一中前街那边看看,好像有修改服装的门店。张姐感叹,离家都太远了!

曾几何时,鞋子破了到街角就能补,菜刀钝了下楼就能磨,钥匙丢了小区门口就可以配,而修理自行车的小摊更是随处可见。这些具有浓浓烟火气的便民服务,承载了很多人的回忆。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多社区都变成了高楼大厦,这些“小修小补”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有的也是散落在老城区的角落,难以寻觅。

生活在新社区和高楼里的城市人,仍然要吃穿住行过平常生活,依然有“小修小补”的需求。换句话说,人们既需要有品质的城市环境,也需要接地气的生活服务。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年初,商务部提出将结合前期试点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使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在沧州,也有不少街道或社区开始积极推进这项便民服务。

然而,“小修小补”登堂入室面临房租成本压力,街边摆摊又受城市管理约束,加之年轻人不愿从事小摊生意,一些老手艺人又逐渐老去……便民服务重现似乎困难重重。笔者以为,“小修小补”回归,需要多方共同发力,相关部门应为“便民服务摊点”留出一定的空间,同时在房租、税费上给予优惠或减免等,让本小利薄的从业者能守住摊子、守好摊子,更好地服务市民。而街道和社区,也可以成立“便民服务群”,对辖区内修修补补等相关服务人员的信息进行整合,让居民出门就能解决生活所需。

2023-08-30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2506.html 1 呼唤“小修小补”回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