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30日
第06版:06

盐山县老太太服务队:

硬核夕阳红 护和美乡村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董玉立

文化广场上,杂草、垃圾逃不过她们的眼睛;孤寡老人家,是她们每月必去的地方……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在盐山县小庄镇西璋壁村,说起村里的老太太服务队,没人不竖大拇指。从2017年成立至今,这支志愿服务队已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亮丽风景线—

“这段时间雨下得勤,文化广场边上的草又长疯了,有时间咱一块儿去收拾收拾。村边的路让雨冲得坑坑洼洼,也得垫垫了。”绕着村里走了一圈,石培梅眼里的“活儿”不少。拿起手机,她在微信群里招呼了起来。

石培梅是盐山县小庄镇西璋壁村老太太服务队的队长。伴着她的消息发出,“没问题,我能参加”“我也没问题”的回复不少。

“别看俺们是老太太服务队,但干起活儿来,一点儿不比年轻人差。上次一块儿打扫广场,天忒热,也没人叫苦抱屈的,都比着谁干得更多、扫得更干净。”聊起队员们的支持,石培梅打开了话匣子。

她说,老太太服务队成立于2017年,发起的初衷,就是想为村里做点儿事儿。

“俺村村风淳朴,爱助人为乐的人不少。当时,有一个热心肠的村民找到我,提议能不能给村里想个事儿干。”石培梅一合计,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就剩一些妇女姐妹们留在家里,如果能带动起来,将是不小的力量。

“姐妹们都是过日子的一把好手,但平日里,就是接送个孩子、做做饭,不如把空余时间利用起来,发挥余热,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儿。”把想法和村干部一说,村“两委”大力支持。大喇叭一号召,30多名老太太报名。就这样,老太太服务队成立了。

服务队成立后,首先把志愿服务的重点,确定为村里的孤寡老人。

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聊天解闷,将老人几十年没拆洗的被褥全部拆洗一遍,自发从家里拿来新被面替换,还有志愿者义务入户为老人理发……由于缺乏照顾,这些孤寡老人家不乏脏乱差的情况。但队员们没有嫌弃,人人尽心尽力,让孤寡老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在老太太服务队的关心下,西璋壁村的孤寡老人不光生活条件改善了不少,就连精神面貌也有所提升。

有一户孤寡老人,以前不会做饭,靠着亲戚送饭接济。老太太服务队上门为他做饭后,老人在旁边瞧着、学着,也主动学会了蒸馒头。还有一户有精神疾病的兄妹,平日里不与邻居交流,服务队坚持到家中打扫卫生,他们也慢慢和大伙儿亲近了起来。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对于孤寡老人而言,老太太服务队的关心,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暗淡的生活,让他们感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如今,一见到穿着红马甲的队员们走进家门,老人们就很开心。

关心孤寡老人,还在潜移默化中涵养了助人为乐、尊老敬老的文明村风。“大伙儿参加服务队,对孤寡老人和睦,在自己家中,更是尊老爱老。无论是婆媳关系还是邻里关系,都处得特别好。”

志愿服务的热情愈发高涨,在建设美丽乡村中,老太太们同样没有落后。

阴天下雨,冲得道路坑洼不平,队员们纷纷拿着铁锹,平整道路方便出行;广场边的杂草不少,影响村容村貌,队员们一点点儿将它铲除,耐心又仔细;每个月定期清扫街道,也是必不可少的志愿服务活动……如今,在西璋壁村,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老太太服务队已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人老了,心不能老。别看我们岁数越来越大,可只要还能做事儿,能做一点儿是一点儿。这两年,还有不少年轻人也加入到我们服务队。接下来,我们还要坚持志愿服务,帮大伙儿提升幸福感,也让老人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石培梅说道。

2023-08-30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董玉立 盐山县老太太服务队: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2510.html 1 硬核夕阳红 护和美乡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