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通过红白理事会的引导,大伙儿逐渐接受了喜事新办、白事简办的新风尚。前不久,有村民打算给孩子办升学宴,听到消息后,我和红白理事会成员上门做工作,经过宣传引导,没有大操大办,就一家人简单吃了个饭庆祝,既温馨又节俭。”来到任丘市辛中驿镇东王团村,提起村里愈发浓厚的文明新风,村党支部书记刘亚志打开了话匣子。
刘亚志说,文明村风的汇聚,离不开热心肠的红白理事会。东王团村红白理事会由村子中有威望、热心服务群众的老党员、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红白理事会成立后,村民有婚丧嫁娶会第一时间登记报备。
早在2010年,东王团村就自筹资金修建骨灰堂,村里人去世后一律火化,骨灰全部放在骨灰堂。在红白理事会成员的宣传下,村民自觉响应火化政策,东王团村实现了火化率百分之百。
“修建骨灰堂既树立了文明祭扫的风尚,又减少了土葬带来的土地损耗,提高了村内的耕地使用率。”刘亚志说。
通过商讨,东王团村红白理事会还确定了红白事操办的统一标准。新办喜事,成席总数不超过20桌,每桌标准不超过300元。不得多次宴请,不举办订婚仪式。除亲属外,每户村民随礼不得超过50元。简办白事,由红白理事会统一定制花圈、确定数量,不送豪华花圈、不摆大祭。办事儿时,不燃放烟花爆竹、不成席、不得请歌舞吹打等演奏节目。
提倡厚养薄葬、生前尽孝,几年前,在辛中驿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东王团村还设立了孝善基金,由村民、干部、企业家捐款4万多元,用作基金本金。基金的理财增值部分,用于表彰孝老爱亲、善行义举模范。每年年底,召开道德评议会,评一评、议一议村里的孝老爱亲事迹,推选、表彰孝善家庭。孝善基金成立以来,全村共推选出32个孝善家庭。目前,善行义举和孝老爱亲行为已在东王团村蔚然成风。
“红白事从简,提倡厚养薄葬,人人都孝老敬老……现在,陈规陋习在俺村已少了踪影,大伙儿的经济负担轻了,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越来越文明。”刘亚志笑着说道。
东王团村还只是辛中驿镇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为切口,推进移风易俗的诸多村庄之一。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切入点就是移风易俗。近年来,辛中驿镇把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作为提升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依规立德,将移风易俗的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同时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
同时,挖掘身边的孝善典型,引导各村设立孝善基金、召开道德评议会,评选孝老爱亲模范和善行义举典型,利用基金理财增值部分奖励孝行。
“通过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和孝善基金的职能,我镇孝老爱亲和善行义举的典型越来越多,崇尚节俭、弘扬美德的文明乡风越来越浓厚。”辛中驿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