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康学翠 通讯员李靖)“在工会勤工俭学的这俩月,收获很大,我有了更清晰的就业方向。”日前,随着假期结束,张新蕊返回校园。她是沧州交通学院的一名大学生,这个暑期在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上岗,负责收集整理困难职工档案资料。整理档案事无巨细,尤其是票据核算不能出错。在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熟练掌握了各种办公软件,工作效率提升很快。
据悉,今年暑假,共有10名像张新蕊一样的困难职工家庭子女,走进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办公室、宣教部等岗位,在参与工会工作中提升自己。
根据2023年我省职工困难帮扶项目申报标准,结合沧州市实际情况,市总工会首次设立工会勤工俭学岗,突出“助学+励志+育人”导向,以勤工俭学项目补贴方式,组织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参加工会服务项目或社会实践,在增加困难职工家庭收入的同时,帮助其子女积累社会实践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项目执行标准是每个工作日100元,每月不超过2200元,全额使用省财政资金。
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项目实际效果,下一步将探索增加勤工俭学岗位数量,扩大助学对象范围,覆盖因低收入、因灾、因病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各类职工家庭,特别关注苦脏累险一线艰苦岗位和新业态领域等群体,帮助更多困难职工家庭子女更好地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