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0日
第04版:04

从科学体系上学深悟透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

颜晓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宣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以下简称《纲要》),对这一重要思想作了全面系统阐述,充分反映了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是主题教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研读《纲要》,有助于从科学体系上深入理解、整体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举一纲而万目张。

在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中形成完善科学体系

科学理论的发展,是在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向前推进的,体现为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内在统一。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来自于实践、植根于历史,在指导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在创造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呈现出理论的逻辑,展现为科学的体系。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根本的是要深刻认识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新时代中国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新时代社会变革的每一步重大进展,都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凝练为思想的结晶;新时代实践创新的每一个重大成果,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重要位置。《纲要》既是新时代10年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一面镜子,也蕴含着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体系图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接续提出中,逐步形成科学体系。这一科学体系,既有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的回答,又有根据新的实践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等各方面作出的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引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发展进程中,思想成果越来越丰富,呈现出由深深的树根、茁壮的树干、繁盛的树枝、茂密的树叶组成的科学体系有机整体。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重要成果,在《纲要》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现。

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没有止境,科学体系也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进程中更加丰富完善。《纲要》在2019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充分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成果,在章节设计上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近几年的重要成就。比如,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纲要》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刻阐述,用较大篇幅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等,显示出科学体系的开放性和拓展性。

把全面学习主要内容和整体把握科学体系统一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既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这些主要内容,又要整体把握这一思想的科学体系,做到融会贯通。”这就要求我们把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统一起来理解把握,在掌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把握科学体系,在把握科学体系的层面上掌握主要内容。

“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包括了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对各领域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这些主要内容,内在贯通、紧密联系,本身就具有整体性、体系性。对这些主要内容,都要放在整个科学体系中来认识和把握,避免碎片化、片面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纲要》在呈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主要内容时,根据这些主要内容的内在逻辑,将其统一纳入体现科学体系的各个章节之中,使之构成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系统性思想。这些主要内容,在全书中融为一体。比如,第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关于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既体现“十个明确”的第一个明确,也体现“十四个坚持”的第一个坚持,还是对“十三个方面成就”第一个方面成就的概括。(一)

据《人民日报》

2023-09-10 颜晓峰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03588.html 1 从科学体系上学深悟透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