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创新填补市场空白
日前,随着工人将最后一件古典花瓶产品装箱入库,沧县一家家居企业顺利完成法国客户订单。与此同时,公司总经理王堪军马上安排生产美国客户订单,多个新订单也列入生产计划中。
“现在我们握有很多订单,每月要保证3至4个货柜的产能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因此这批2万美元的订单,要在1周内完成。”王堪军现场安排生产。
企业能在竞争激烈的跨境电商市场中订单盈门,产品创新功不可没。
王堪军初入跨境电商市场,就推出了一款玻璃花瓶。“我们的产品刚登录阿里国际站,立刻吸引了众多欧美客户的关注。”
“外贸市场中,室内花瓶多以现代风格为主,我们推出的中世纪欧洲古典款式花瓶填补了市场空白,产品一上市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王堪军介绍,“同时我们还使用了一些新材料,并在外形设计上通过玻璃木质纹理处理,让产品更加贴近欧洲中古社会风格,因此一下引爆了外贸市场。”
首战告捷,王堪军在稳固阿里国际站客户的同时,开始入驻亚马逊平台。
大数据分析发现商机
王堪军表示,企业能在跨境电商市场快速成长,大数据功不可没。
王堪军在玻璃行业闯荡多年。他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当时国内玻璃制品多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艺玻璃领域,家居用品占比较低,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蓝海。
2014年,王堪军回到老家沧县,开始创业生产家居用品。
创业初期,王堪军生产玻璃花瓶等产品,但由于渠道有限,产品销售一时让他犯了难。是大数据再次为他指明了方向。“数据显示,家居用品大多通过专业商家销售,但花瓶与鲜花的配套销售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成为待开发市场。”
发现了新商机,王堪军马上走访各地花卉市场,通过与当地主要花卉商家合作,他的产品很快打开市场。
同时,产品也在跨境电商市场取得成功,双渠道发展让他的工厂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正当王堪军憧憬新事业美好未来时,危机也开始逐渐逼近。
经过两年发展,国内市场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竞争,利润越来越低,倒逼我们思考新的发展思路。以前,大家有个误区,产品同质化竞争,就是拼价格。但随着电商崛起,在平台上,价格透明,很难有价格差,因此产品质量、设计、服务日渐成为竞争主流。”王堪军边展示多款新产品边感叹。
此外,针对人们忽视的户外家居市场,王堪军推出了多款木质、石质、铁质花瓶,快速在欧洲传统小镇、古堡“上岗”。
快速响应赢得市场
在丰富产品线的同时,王堪军还加强供应链建设,通过提升工厂响应速度赢得市场。
“200多人的工厂,生产数十种单品,生产工艺复杂,很多产品由于对市场反馈不及时,失去订单。因此我们主动瘦身,工厂主抓产品设计、销售,将众多产品生产分解到周边20多家合作工厂。一个工厂单一生产一款或一类产品,生产高度专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而赢得客户。”王堪军介绍说。
此外,王堪军还将模具加工、外贸销售等合作企业深度嵌入工厂的生产体系,达到订单响应统一化。
供应链生产,实现了统一原料采购、产品设计、组装和验收,经过一段时间实践,产品品控和市场响应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可。
前不久,一家外贸客户参加广交会,他们看好一款产品,马上将样品图片和技术指标传给王堪军。第二天,厂里组织设计人员开展数字建模设计,同时模具工厂开出模具,配套工厂完成样品生产。3天后,成熟产品出现在外贸客户手中。
靠快速市场响应,王堪军成功拿下新的订单。